Page 9 - 猪病防治
P. 9

(1)生产区。包括各类猪群的猪舍、人工授精室、消毒室和饲料调制室等。生产区
              是猪场的主要建筑群,也是预防猪病的重点保护区。

                   (2)管理区。包括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仓库、药房、配电房等。与外界的联
              系比较频繁,同时又是职工生活、休息和娱乐的环境,必须考虑减少生产区与管理区的相
              互影响,尽量独立成院。
                   (3)隔离区。该区包括隔离舍、兽医室、粪污处理设施、尸体处理设施、垃圾场等,
              有较大的生物学危险性,是卫生防疫的重点防范区。

                   通常,按地势由高到低和夏季主风方向依次设置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且必须保
              证管理区与生产区、生产区与隔离区之间保持 100m 以上的距离。猪场四周及各区之间设
              立疾病控制隔离带如防疫沟、防护栏、隔离林带和围墙等,可进一步加强对生产区的保护。
              猪场大门、生产区入口和猪舍入口要设置消毒池,供进出人员消毒。

                   3.猪场主要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由于采光通风、排污、防火、防疫等方面的需要,猪
              场主要建筑物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分别称为采光间距、排污间距、防火间距和防疫
              间距。如室外地坪至猪舍檐口高度为 H,则防疫、排污、防火和采光通风等要求的间距如
              下。

                   (1)防疫间距。猪只按猪舍分群,猪舍是防疫隔离的条件,因此,应尽量杜绝和减
              少不同猪舍之间的猪群相互感染的可能性。按规定,开放式猪舍间距应为 5H,密闭式猪
              舍间距应为 3H。

                   (2)排污间距。猪场的排污需要借助于自然通风,主导风向与猪舍长轴相适应时,
              可以适当缩小猪舍间距,一般采用 2H 的间距即可达到排污的需要。
                   (3)防火间距。猪场防火除按规定设置消防栓和提高猪舍建筑材料抗燃性外,建筑
              物的防火间距也是一项重要的防火措施。猪舍多为砖混结构,其防火间距取 2~3H 即可满
              足要求。

                   (4)采光通风间距。采光所需间距主要考虑开放式猪舍相邻猪舍的日常避阳问题,
              按民用建筑的日照间距要求取 2H 即可。
                   规划布局各类群猪舍时,配种猪舍、妊娠猪舍及生长-肥育猪舍以采光通风和防疫间

              距为重点;产仔猪舍、保育猪舍及隔离区以防疫间距和采光间距为重点;草料房、饲料加
              工间以防火间距为重点。
                   4.猪场的道路和绿化   猪场道路应路面坚实,排水良好,在保证各生产环节联系方便
              的前提下,道路应尽量保持直而短。净道和脏道要严格分开,净道是指运输饲料、猪产品

              和生产资料等清洁物品的通道,脏道则是指运送粪便、污物、病猪等脏物的道路,这两类
              道路不能交叉。
                   猪场绿化不仅可以美化环境,吸尘灭菌,净化空气,而且还可以防暑防寒,改善猪场
              小气候,同时还可以减弱噪声,促进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因此猪场布局时应注意考
              虑和安排绿化工作。

                                              二、严格的防疫制度和措施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猪群是猪传染病的流行三个基本环节。采取适当的防疫措施
              来切断造成流行的三个环节,就可阻止疫病的发生和传播。猪病防疫措施主要包括建立严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