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7 - 猪病防治
P. 157
6.遗传因素 有人曾对易发生黄脂病的地区做调查,发现凡是父本或母本屠宰时发现
黄脂的猪,所生的后代黄脂病发病率较高。
【临床症状】黄膘猪生前很难判断。通常见到的症状包括被毛粗乱、倦怠、衰弱和黏
膜苍白。多数病猪食欲不良,增长缓慢,有的行走时颈部僵硬。有时饲喂大量鱼块的猪,
可发生突然死亡。
【病理变化】剖检皮下可闻到一股腥臭味,加热或炼油时异味明显,体脂呈柠檬黄色,
骨胳肌和心肌呈灰白(与白肌病相似),变脆;肝呈黄褐色,脂肪变性明显呈黄色;肾呈灰
红色,横断面发现髓质呈浅绿色;淋巴结水肿,有出血点,胃肠黏膜充血。严重病例的猪,
血红蛋白水平降低,有低色素性贫血的倾向。
【诊断】可根据皮下及腹腔脂肪呈典型的黄色、肝脏呈土黄色,有的还表现脂肪坏死
进行诊断。但须和黄疸、黄脂相区别。
黄疸是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胆红素代谢障碍,使血浆中胆红素浓度增高,动物不仅脂
肪显黄色,而且皮肤、可视黏膜及多种组织、关节液等均显黄色。实验室检查,将油脂取
出后于沸水浴中加热,颜色减退,由橙黄变为淡黄,接触空气氧化后颜色加深。或取脂肪
少许,用 50%酒精振荡抽提后,在滤液中加 10~20 滴浓硫酸显绿色,继续加酸加热而显
蓝色者,是黄疸的特征。
黄脂是指黄色色素在脂肪组织内沉着,仅皮下、网膜、肠系膜、腹部脂肪显黄色。放
置冰箱或入冷库后颜色消退,水煮以后可恢复为淡黄色,一般无异味,或像煮玉米揭锅时
的气味。黄脂病虽与黄脂类似,但一般都有鱼腥臭味,尤其是用蚕蛹、鲜鱼饲料喂的猪,
气味明显,加热后更明显。镜检可见脂肪组织间有蜡样黄色颗粒。
【防治】
增加维生素 E 供给,减少采食含过多不饱和脂肪的高油脂饲料,禁喂鱼块或蚕蛹。尤
其要注意禁止使用黄曲霉毒素严重污染的饲料。
单元三 矿物元素代谢障碍
(一)钙、磷缺乏症
【病因】钙、磷缺乏是由于饲料中钙、磷不足,或二者比例不当,或维生素 D 缺乏,
或饲料中碱过多,或饲料中含过多的植酸、草酸、鞣酸、脂肪酸等使钙变为不溶性钙盐,
或饲料中含过多的金属离子(如镁、铁、铜、锰、铝)与磷酸根形成不溶性的磷酸盐复合物
等,均会影响钙、磷的吸收,或机体存在影响钙、磷吸收的疾病。临床上以消化紊乱、异
食癖、骨骼弯曲为主要特征。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1.小猪佝偻病 早期表现食欲不振、精神沉郁、消化紊乱、不愿站立,以后生长发育
迟缓、异嗜癖、跛行及骨骼变形,面部、躯干和四肢骨骼变形,面骨肿胀,拱背,罗圈腿
或八字腿。下颌骨增厚,齿形不规则、凹凸不平。肢关节增大,胸骨弯曲成 S 形。肋骨与
肋软骨间及肋骨头与胸椎间有球形扩大,排列成串珠状。骨与软骨的分界线极不整齐,呈
锯齿状。软骨骨钙化障碍时,骨骼软骨过度增生,该部体积增大,可形成“佝偻珠”。成
骨的钙盐减少,可因钙盐脱出变为头骨组织或发生陷窝性吸收变化。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