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2 - 猪病防治
P. 152

以阻止动物发病,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驱虫后排出的粪便应统一集中,用“生物热发酵法”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强对圈舍及

              周围环境的杀虫处理。在驱虫药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正确合理用药,避免频繁地连
              续几年使用同一种药物,以避免产生抗药性。
                   (二)切断传播途径
                   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防止虫卵或感染性幼虫污染饲料或饮水;控制或杀灭中间宿

              主或减少猪与中间宿主接触的机会。现代化养猪采用密闭隔离的饲养模式,有效地减少了
              多宿主寄生虫的感染。
                   (三)科学饲养、增强猪体抗病力
                   实行科学喂养,给予全价饲料,使机体能获得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加强日

              常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使动物能获得舒服而有利于健康的环境。对于仔猪给予保温
              以及网上饲养都有利于减少虫病的发生。
                   (四)普及科学知识,加强卫生检疫和法制监督
                   寄生虫病中有一类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如猪囊虫病、旋毛虫病等与人的饮食习惯、

              风俗等密切相关,因此开展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科学知识的宣传与教育,使广大群众了解
              这些寄生虫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加强动物性食品卫生检疫和监督,将有利
              于这些寄生虫病的控制。

                                            四、猪场常用驱虫方案


                   目前猪场常用的驱虫方案主要有以下 4 种
                   (一)不定期驱虫方案
                   实施此方案的猪场通常对寄生虫危害性认识不足,等到寄生虫感染严重,如见到猪排

              出蛔虫或猪疥螨引起的皮肤病变明显时,才实施驱虫用药。此方案忽略了寄生虫的轻度感
              染或中度感染造成的危害,因而未能取得有效的驱虫效果。
                   (二)一年两次全场驱虫方案

                   一般情况下,春季(3~4 月)和秋季(9~10 月)全场所有猪进行全面用药驱虫。由于两次
              驱虫间隔时间太长,常见的寄生虫都有足够的时间发育成熟,排出虫卵,污染环境,造成
              重复感染,导致寄生虫感染率仍然很高,所以,一年两次全场驱虫控制寄生虫感染的效果
              也不理想。
                   (三)阶段性驱虫方案

                   该方案是指猪在某特定阶段进行定期驱虫。常用的方法是:妊娠母猪产前 15 天左右
              驱虫 1 次;保育阶段驱虫 1 次;后备种猪转入种猪舍前 15 天左右驱虫 1 次;种公猪一年
              驱虫 2~3 次。

                   此方案能较好地控制集约化猪场肉猪阶段的寄生虫感染,但种猪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寄生虫感染,且用药时间分散,实际执行较为困难。
                   (四)“四加一”驱虫方案
                   华南农业大学翁亚彪等根据集约化猪场寄生虫感染流行规律、寄生虫的生活周期以及
              集约化猪场的生产流程特点,提出了“四加一”驱虫方案:即种猪一年驱虫 4 次;仔猪在


                                                           145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