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0 - 猪病防治
P. 150
【病理变化】成虫可引起肠黏膜出血、发炎和绒毛坏死。幼虫移行时引起肌炎、血管
炎和胰腺炎,在肌肉定居后引起肌细胞萎缩、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诊断】生前诊断困难,猪旋毛虫病常在宰后检出,宰后诊断可用肌肉压片法和消化
法检查幼虫。
1.肌肉压片法 一般先用肉眼观察,当发现在膈肌纤维(膈肌脚是旋毛虫幼虫寄生数量
最多的地方)间有细小的白点时,再取样作压片镜检。方法是从肉样上剪下麦粒大的肉片
24 块,摊平在载玻片上,排成两行,用另一载玻片压上,两端用橡皮筋缚紧,置低倍镜
下检查,观察肌纤维间有无肌旋毛虫幼虫的包囊。
2.消化法 取肉样,用搅肉机搅碎,加人工胃液消化,使幼虫从肌纤维间分离出来,
然后镜检。此法可用于轻度感染的病例,操作复杂,但检出率高。
【防制】
1.治疗 阿苯哒唑 30mg/kg 体重,拌料饲喂,连喂 6 日。其他苯并咪唑类也有很好的
疗效。
2.预防 加强肉品卫生检验,凡检出旋毛虫的肉尸,应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对猪实
行圈养,不用未经处理的食堂废弃物喂猪。改善不良的食肉方法;禁用生肉喂猫、犬等动
物;做好猪场的灭鼠工作,杜绝感染来源。
相关知识拓展
一、宿主与宿主类型
凡是体内或体表有寄生虫暂时或长期寄生的动物都称为宿主。
1.终末宿主 是指指寄生虫成虫(性成熟阶段)或有性生殖阶段虫体所寄生的宿主。
如猪带绦虫(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内,所以人是猪带绦虫的终末宿主。
2.中间宿主 寄生虫发育所必需,但是寄生虫在其体内达不到性成熟阶段。如猪带绦
虫的中绦期——猪囊尾蚴寄生于猪体内,所以猪是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
3.补充宿主(第二中间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阶段需要在两个中间宿主体内发育,
才能达到对终末宿主的感染性阶段,则其早期幼虫寄生的宿主称为第一中间宿主,晚期幼
虫寄生的宿主称为第二中间宿主。例如支睾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
是淡水鱼、虾。
4.贮藏宿主(转续宿主) 宿主体内有寄生虫虫卵或幼虫存在,虽不发育繁殖,但保
持着对易感动物的感染力,这种宿主称为贮藏宿主(转续宿主)。如猪有齿冠尾线虫的虫
卵被蚯蚓吞食后在蚯蚓体内不发育但保持感染性,猪吞食含有有齿冠尾线虫的蚯蚓可感染
有齿冠尾线虫,蚯蚓是猪有齿冠尾线虫的贮藏宿主。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