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5 - 猪病防治
P. 145
【临床症状】 主要引起神经、呼吸及消化系统症状。
根据感染猪的年龄、弓形虫虫株的毒力,弓形虫感染的数量以及感染途径等的不同,
其临床表现和致病性都不一样。
急性型 一般猪急性感染后,经 3d~7d 的潜伏期,呈现和肠型猪瘟极相似的症状。体
温升高至 40~42℃,稽留 7~l0d,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少至废绝,但常饮水,伴有便秘
或下痢,有时带有黏液和血液。后肢无力,行走摇晃,喜卧。鼻镜干燥,被毛逆立,结膜
潮红。随着病程发展,耳、鼻、后肢股内侧和下腹部皮肤出现紫红色斑或出血点。严重时
呼吸困难,呈腹式或犬坐姿势呼吸,并常因呼吸窒息而死亡。
急性发作耐过的病猪一般于二周后恢复,但往往遗留有咳嗽、呼吸困难及后躯麻痹、
斜颈、癫痫样痉挛等神经症状。
怀孕母猪若发生急性弓形虫病,表现为高热、废食、精神萎顿和昏睡,此种症状持续
数天后可产出死胎或流产,即使产出活仔也会发生急性死亡或发育不全,不会吃奶或畸形
怪胎。母猪常在分娩后迅速自愈。
慢性型 病程较长,表现厌食,逐渐消瘦、贫血。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后肢麻痹。
有的生长缓慢,成为僵猪,并长期带虫。个别可导致死亡,但多数可耐过。
【病理变化】 急性病例多见于年小猪,出现全身性病变,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多
汁有针尖大到米粒大灰白色或灰黄色坏死灶和出血点,肠系膜淋巴结呈索状肿胀,切面外
翻;肝、肺和心脏等器官肿大,有许多出血点和坏死灶(彩图 97、98);脾脏肿大,棕
红色;肾变软有出血点和灰白色坏死点(彩图 99)。膀胱有点状出血,脑轻度水肿,切
面有出血点;肠道重度充血,肠黏膜可见坏死灶;心包、肠腔和腹腔内有多量渗出液。慢
性病例多可见内脏器官水肿,并有散在的坏死灶。隐性感染主要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见有
包囊,有时可见有神经胶质增生性肉芽肿性脑炎。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和病理剖检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必须查出病原,
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直接涂片 取肺、肝、淋巴结作涂片,用姬姆萨氏液染色后检查;或取患畜的体液、
脑脊液作涂片染色检查。此法简单,但有假阴性,必须对阴性猪作进一步诊断。
2.集虫法检查 取肺或淋巴结研碎后加十倍生理盐水过滤,500 转/min 离心 3min,沉
渣涂片,干燥,用瑞氏或姬姆萨染色检查。
3.动物接种 取肺、肝、淋巴结研碎后加 10 倍生理盐水,加入双抗后,室温放置 1h。
接种前摇匀,待较大组织沉淀后,取上清液接种小鼠腹腔,每只接种 0.5 mL~1.0mL。大
约经 1~3 周,小鼠发病时,可在腹腔中查到虫体。或取小鼠肝、脾、脑作组织切片检查,
如为阴性,可按上述方式盲传 2~3 代,可能从病鼠腹腔液中发现虫体也可确诊。
4.血清学试验 主要有间接血凝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目前国内应用较广的是间接血凝试验,猪血清凝集效价达 1:64 时可判为阳性,1:256
表示最近感染,1:1024 表示活动性感染。
5.分子生物学试验 如 PCR。
【防制】
1.治疗 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磺胺类药物,如磺胺嘧啶、磺胺 6-甲氧-嘧啶、乙胺嘧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