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3 - 猪病防治
P. 143

育为成虫。虫卵孵出若虫需 12~15d;若虫蜕化 1 次需 4~6d;若虫发育为成虫需 10~14d。
                   雌虫产完虫卵后即死亡,雄虫生活期更短。猪血虱具有宿主特异性,离开猪体后存活
              不超过 2~3d。

                   本病分布于全世界,我国各地也普遍存在。饲养管理不良、卫生条件差的猪场易诱发
              本病。猪虱终生不离开猪体。本病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垫草、用具等间接感染。
                   【临床症状】  猪血虱寄生于猪体所有部位,但以颈部、颊部周围、体侧及四肢内侧

              皮肤皱折处为多。它们常躲避在耳内面,成群寄生。病猪发痒而擦,可导致不安、食欲下
              降、被毛脱落及皮肤损伤,营养不良和消瘦。2~4 月龄仔猪症状比成年猪严重。除此之外,
              猪血虱还可以成为许多传染病的传播者。
                   【防制】   参考疥螨病

                                                单元十五   硬蜱


                   硬蜱是指硬蜱科的各属蜱,又称为扁虱、牛虱、草爬子、草瘪子、马鹿虱、狗豆子等,
              是家畜体表一种重要的吸血性体外寄生虫。硬蜱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已知约有 800 余种,

              我国记载有 104 种。在兽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 7 个属:硬蜱属、璃眼蜱属、血蜱属、扇
              头蜱属、革蜱属、牛蜱属、花蜱属。
                   【病原形态】  硬蜱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椭圆形,小米粒至大豆大。分假头和躯体

              两部分。假头位于躯体前面;躯体背面有一块硬的盾板,雄蜱的盾板几乎覆盖整个背面,
              雌虫和若虫的盾板仅覆盖背面的前部。硬蜱卵小,呈卵圆形,黄褐色。
                   【流行特点】硬蜱发育要经过变态,包括卵、幼蜱、若蜱和成蜱四个阶段。在整个发
              育过程中,需有 2 次蜕皮和 3 次吸血期。
                   多数硬蜱在动物体上进行交配,交配后吸饱血的雌蜱离开宿主落地,爬到缝隙内或土

              块下静伏不动,一般经过 4~8 天后,开始产卵。  通常经 2~3 周或 1 个月以上孵出幼虫。幼
              虫爬到宿主体上吸血,经过 2~7 天吸饱血后,落到地面,经过蜕化变为若虫。饥饿的若虫
              再侵袭动物,寄生吸血后,再落到地面,蛰伏数天至数十天,蜕化变为性成熟的雌性或雄
              性成蜱。

                   硬蜱随种类不同其生活场所亦有差异,血红扇头蜱、长角血蜱和二棘血蜱主要生活于
              农区和野地,活动季节为 4~9 月;草原革蜱主要生活于草原,越冬的成虫在早春 2 月末或
              3 月初开始出现,4 月为旺期,5 月逐渐减少,微小牛蜱主要生活于农区,在华北地区的
              活动季节为 4~11 月。

                   蜱的主要危害是作为生物媒介传播疾病,已知可以传播 83 种病毒、15 种细菌、17 种
              螺旋体、32 种原虫以及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等。其中许多是人兽共患病,如森林
              脑炎、莱姆热、布鲁氏菌病、巴贝斯虫病等。

                   【临床症状】寄生数量多时可引起动物贫血、消瘦、发育不良、皮毛质量降低以及产
              乳量下降等。由于蜱的叮咬,可使宿主皮肤产生水肿、出血。蜱的唾液腺能分泌毒素,使
              动物产生厌食,体重减轻和代谢障碍。某些种的雌蜱能引起动物急性上行性肌萎缩性麻痹,
              称为“蜱瘫痪”。
                   【防制】  因地制宜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以人工捕捉或用杀虫剂灭蜱。


                                                           136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