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2 - 猪病防治
P. 142

模块四  体表寄生虫病



                                              单元十三   疥螨病


                   疥螨病是由疥螨科疥螨属的疥螨寄生于皮肤的真皮层引起的慢性皮肤病,又称为癞

              病。主要特征为皮肤出现红点、脓疱、结痂、龟裂,皮肤骚痒和因骚痒而磨蹭脱毛,患部
              逐渐向周围扩展,具有高度传染性。该病分布广,是猪最常见的体表寄生虫病。
              【病原】虫体呈圆形或龟形,微黄白色,腹面有四对足和两对角质支条。♀0.33~0.45×
              0.25~0.35mm,♂0.2~0.23×0.14~0.19mm。幼虫有 3 对足,前两对,后一对。虫卵椭圆形、
              灰白色或灰黄色,0.15~0.3×0.1~0.14mm 内含卵胚或幼虫。(彩图 1113、114)。

                   【流行特点】疥螨属于不完全变态,其发育过程有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
              疥螨一生都寄生在猪体上,并能世代相继生活在同一宿主体上。雌虫在表皮上 2/3 处的隧
              道内交配后产卵,1 个月后雌虫死亡。3~5 天后虫卵孵化,幼虫又进一步蜕化为若虫并发
              育为成虫。发育周期8~22 天。

                   几乎所有的猪群都有疥螨的存在。感染的种猪是主要的传染源,仔猪与母猪通过直接
              接触而感染。猪舍阴暗、潮湿会促进疾病的传播,阳光直射可以杀死螨虫。
              【临床症状】疥螨病有 2 种类型

              1.慢性皮炎型,疥螨的感染通常起始于头部、眼下窝、面颊及耳根。后蔓延全身,尤以仔
              猪为重。感染部皮肤瘙痒,皮肤干燥、粗糙、结痂、甚至龟裂(彩图 115)。极少数严重者
              成盔甲状。温暖环境中瘙痒加重。
              2.皮肤过敏型(俗称“红皮病”)腹下、颈下、大腿内侧等皮肤瘙痒,呈红色,似过敏状。

                   【防制】
                   1.治疗

                   (1)内服或注射药物。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类药物,每千克体重 0.2~0.3mg,间隔
              7d 重复一次。
                   (2)喷洒或涂抹药物  可用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类药物浇泼剂进行防治;或用溴氰菊
              酯(倍特)50mg/kg 体重喷洒两次,间隔 7 d。
              2.预防  猪场要按计划定期驱虫,尤其是种猪的驱虫(方案可参照第 173 页“四加一驱虫
              方案”)。保持圈舍干燥和良好的通风。



                                              单元十四   猪血虱


                   猪血虱主要特征为猪体瘙痒。该病分布广,特别是饲养管理不良的猪场,容易感染,
              使猪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病原】  猪血虱,椭圆形,扁平而宽,灰黄色、灰白色或灰黑色,表面呈革状。雌
              虱长 4 ~6mm,雄虱长 3.5~4mm。身体由头、胸、腹 3 部分组成。

                   【流行特点】虱的发育为不完全变态,其发育过程包括卵、若虫和成虫。雌、雄虫交
              配后,雌虱吸饱血后产卵,用分泌的黏液附着在被毛上。虫卵孵化出若虫,并迅速生长发

                                                           135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