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4 - 猪病防治
P. 204

【预防】针对发病原因应采取以下措施:
                   1.饲料不能磨得过细,饲料颗粒度宜在 500µm 以上。应贮藏于干燥的地方且不受霉菌
              污染。

                   2.减少日粮中玉米数量和饲喂粉料而不是颗粒饲料。
                   3.保证饲料中维生素 E、维生素 B1、硒的含量。
                                                            -8
                   4.用铜作促生长剂时,应考虑用 1.1×10 的碳酸锌作为抗铜致溃疡的添加剂。
                   5.聚丙烯酸钠混饲,浓度 0.1%~0.2%,以改变饲料的物理状态,使之能在胃内停留时
              间正常。
                   6.要严密监视饲喂过程,停饲是胃溃疡的一个主要诱因。采食或饮水障碍、热应激、
              适口性差的饲料或在饲料中含有催吐物都可以导致胃溃疡问题。良好的管理措施能够减少
              这些影响。

                                            单元三十   肠  变  位


                   肠变位是肠管的正常位置发生改变,致使肠腔发生机械性闭塞和肠壁局部发生循环障

              碍的一组重剧性腹痛病。本病猪也可发生。通常将肠变位分为肠扭转、肠缠结,肠嵌闭和
              肠套叠四种类型。
                   1.肠扭转   肠管沿其纵轴或以肠系膜基部为轴发生不同程度的扭转,或沿横轴发生折
              转。常见有小肠、小结肠、小肠系膜根部扭转等。

                   2.肠缠结(肠绞窄)  一段肠管与另一段肠管缠绕在一起,或肠管与肠系膜、某些韧
              带(如肝镰状韧带、肾脾韧带)、结缔组织索条、精索等缠绕在一起,引起肠腔闭塞不通。
              如空肠缠结等。
                   3.肠嵌闭    一段肠管连同其肠系膜坠入与腹腔相通的先天性孔穴(腹股沟管、脐环)

              或病理性破裂孔(肠系膜、膈肌破裂孔等)内,并卡在其中致使肠腔闭塞不通,引起血液
              循环障碍。主要发生于小肠。
                   4.肠套叠    一段肠管进入与其相邻肠管的肠腔内,造成肠腔闭塞不通,相互套入的肠

              段发生血液循环障碍、肠管粘连,从而导致消化机能严重紊乱。常见空肠套入空肠或回肠、
              回肠套入盲肠、盲肠套入盲肠体。肠套叠主要发生于十二指肠和空肠,本病常见于断乳不
              久后的仔猪。
                   【病因】    引起肠变位的因素很多。由于饲养失宜,突然受凉,肠道炎症,肠道寄生
              虫以及全身麻醉等因素的作用,造成胃肠机能紊乱(如肠蠕动增强或弛缓),或在其他因

              素(如突然摔倒、打滚、跳跃等)影响下,均可导致肠扭转、肠缠结和肠套叠的发生。游
              离性大而且肠管较细的小肠,在体位改变、腹压增高时容易发生肠缠结。
                   先天性孔穴或病理性破裂孔的存在是发生肠嵌闭的主要因素。剧烈地奔跑、交配、难
              产、便秘时强烈努责等情况下,腹压突然增大,偶尔将小肠或小结肠压入孔隙而致病。

                   肠套叠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各种因素造成的胃肠机能紊乱,当某段肠管蠕动增强,而与
              其相邻的肠管处于正常或弛缓状态时更容易发生。哺乳期的仔猪,由于母乳分泌不足,乳
              汁质量降低,造成仔猪饥饿和胃肠运动失调。在突然受凉和乳头不清洁等影响下,引起肠
              管的异常刺激和个别肠段的痉挛性收缩,从而发生肠套叠;断乳后的仔猪,由于从哺乳过


                                                           197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