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8 - 猪病防治
P. 208
在德国有报道,饲养在全木板结构地面的 3874 头猪咬尾症的发病率是 68.8%;饲养
在坚固水泥地面的 384 头猪发病率达 34.8%。在一个屠宰场的侯宰猪群中,12.2%的猪有
咬尾恶癖。
【诊断】 将咬癖作为症状进行猪病诊断并不困难,但若查出病因,必须从病史、
临床特征等方面具体分析。
【防治】 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创造良好生活环境;满足猪的营养需要;合理进行
猪群调整,保持合理密度;做好适时去势和断尾工作;积极培育抗应激品种;应用药物预
防控制。为防止应激诱发猪咬癖,可通过饮水和饲料或其他途径给予抗应激药物。如氯丙
嗪、安定等镇静药;柠檬酸、琥珀酸等抗应激药物;缓解酸中毒和维持酸碱平衡的物质
(NaHCO3、NH4Cl 等);微量元素(锌、硒等);维生素制剂(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E)等;
提高饲料的粗纤维含量或者有条件的情况下应用垫草都可以减少咬癖的发生。
单元三十三 中 暑
中暑多发生于炎热的夏季,在临床上通常是日射病和热射病的统称。日射病是在炎热
的季节,猪头部、颈部持续受到强烈的日光照射,引起脑、脑膜充血,造成中枢神经系统
机能严重障碍性疾病;热射病是由于猪圈舍温度高、湿度大、产热多、散热少,体内积热
而引起的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紊乱的疾病。本病病情发展急剧,甚至迅速死亡。多发于
6~9 月份。
【病因】 主要是由于猪舍内气温过高,猪舍又无防暑设施或夏季运输防暑措施不得
当,强烈日光直接照射等原因引起。如猪饲养密度过大,拥挤、通风不良;闷热的天气用
密闭的车、船运输猪只;北猪南运,猪体适应性差、耐热能力低也是引起中暑的原因。个
别猪体质弱,心功能不全,以致代谢机能紊乱;皮肤污秽不洁,出汗过多,饮水不足,导
致体内食盐缺乏等因素,都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症状】 在临床实践中,日射病和热射病常同时存在,因而很难区分。
日射病:发病突然,病猪精神沉郁,四肢无力,步态不稳,共济失调,突然倒地,四
肢做游泳状运动。随病情发展,体温略有升高,呈现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机能紊乱、
甚至麻痹。心力衰竭,静脉怒张,脉微弱,呼吸急促而节律失调,结膜发绀,瞳孔散大,
皮肤干燥。皮肤、角膜、肛门反射减弱或消失,腱反射亢进,常发生剧烈痉挛或抽搐而迅
速死亡,或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热射病:突然发病,体温急剧上升,高达 41℃以上,皮温增高,白毛猪全身通红。
病猪站立不动或倒地张口喘气,鼻孔流出粉红色带泡沫的鼻液。心悸,脉搏急速,每分钟
可达百次以上。眼结膜充血,瞳孔扩大或缩小。后期昏迷,意识丧失,四肢划动,呼吸浅
表而急速,节律不齐,脉不感手,血压下降。病程短促,常因来不及治疗而死亡。濒死前,
多体温下降,终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
+
+
血检,红细胞压积升高,血清 K 、Na 、Cl 降低。
【病理变化】 脑及脑膜严重瘀血,并有出血点,脑组织水肿;肺充血水肿;胸膜、
心包膜及胃肠黏膜都有出血点和轻度炎症变化;血液暗红色且凝固不良;肝、肾变性;尸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