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猪病防治
P. 24

组织的病理材料,进行实验室检验,有助于确诊。所以穿刺技术既是一种治疗技术,又是
              一种诊断手段。

                   (一)胸腔穿刺   用于排出胸腔内的积液、血液或其他病理性产物,洗涤胸腔和注入
              药液进行治疗。猪胸腔穿刺的部位在右侧第 7 肋间(左侧第 8 肋间),与肩端水平线相交
              点下方 2~3cm 处。猪站立保定并局部剪毛消毒,左手将穿刺部位皮肤稍向前方移动,右
              手持套管针(或 16~18 号长针头)在靠近肋骨前缘垂直刺入,以手指控制刺入 3~4cm 深,

              接注射器抽取胸腔积液。需洗涤胸腔时,可将装有消毒液的输液瓶的胶管或注射器连接在
              套管外口(或注射针头)上,举高输液瓶反复冲洗 2~3 次,再将冲洗液放出,最后注入治
              疗性药物。
                   (二)腹腔穿刺   用于排出腹腔积液、洗涤腹腔及注入药液进行治疗。或采集腹腔积

              液,进行胃肠破裂、肠变位、内脏出血等疾病的鉴别诊断。猪腹腔穿刺部位在脐部至耻骨
              前缘连线中央,腹白线两侧。猪侧卧保定,术部剪毛、消毒,左手稍移动穿刺部位皮肤,
              右手控制套管针(或针头)的深度,垂直刺入 2~3cm。拔出针芯,即可流出积液,用手指
              堵住套管口(或针头),缓慢而间断地放出积液。如套管针堵塞不流时,可用针芯疏通,

              直至放完为止。当洗涤腹腔时,猪在两侧后腹部,左手持针头垂直刺入腹腔,连接输液瓶
              胶管或注射器,注入药液洗涤后再由穿刺部位排出,如此反复冲洗 2~3 次。
                   (三)膀胱穿刺   膀胱穿刺是当尿道完全阻塞时,为防止膀胱破裂或尿中毒而采取的
              暂时性治疗措施,通过穿刺排出膀胱中的尿液。猪侧卧保定,将左或右后肢向后牵拉转位,

              充分暴露后腹部,在耻骨前缘触摸胀满有明显波动感处剪毛、消毒,以左手压紧穿刺部位,
              右手持针头向后下方刺入,并用手指捏住针头固定好,待尿液排完后拔出针头,局部进行
              消毒处理。针刺入膀胱后应将针头固定好,防止滑脱。进行多次穿刺时,易引起腹膜炎和
              膀胱炎,应慎重并积极采取对因治疗措施。特别是膀胱充盈时,穿刺时尿液有可能从膀胱
              穿刺孔处流入腹腔,所以膀胱穿刺应慎用。

                                                     四、封闭技术
                   普鲁卡因封闭疗法是一种调节神经营养机能疗法,使已经受到刺激的神经恢复其机
              能,发挥对器官和组织的正常调节作用。在炎症过程中,经封闭后可使因炎症而扩张的血

              管收缩,减少渗出,减轻水肿,减轻疼痛,调节血管机能,改善组织营养,促进炎症的修
              复和治愈。
                   在治疗过程中,一般应用 0.25%~0.5%的普鲁卡因溶液,有时也可与青霉素、可的松
              制剂配合应用。
                   (一)病灶周围封闭法

                   将 10~30mL 0.25%~0.5%的普鲁卡因溶液,分几点注射于病猪病灶周围约 1~2cm 处的
              皮下与肌膜间,适用于创伤和局部炎症。
                   (二)尾骶封闭法

                   尾骶位于直肠与荐椎之间,腹腔以外,为疏松结缔组织,其间有腰荐神经丛、阴部神
              经和直肠后神经。病猪站立保定,将尾部提起;刺入点在尾根与肛门形成的三角区中央,
              相当于中兽医的后海穴或交巢穴处。用长 15~20cm 针头,局部消毒后,垂直刺入皮下,




                                                            17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