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猪病防治
P. 81
2.亚急性疹块型 多呈良性经过,内脏病变与急性型相似,但程度较轻,其特征为皮
肤的疹块。
3.慢性型 慢性心内膜炎常发生于二尖瓣,其次是主动脉瓣、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瓣
膜上有溃疡性或菜花样赘生物,牢固地附着于瓣膜上,使瓣膜变形。
慢性关节炎 初期为浆液纤维素性关节炎,关节囊肿大变厚,充满大量黄色或红色浆
液纤维素性渗出物,后期滑膜增生肥厚,继而发生关节变形,成为死关节。
【诊断】
1.临床综合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
2.细菌学诊断 急性型应采取耳静脉血、肾、脾为病料,亚急性型采取疹块部的渗出
液,慢性型采取心瓣膜赘生物和患病关节液作病料。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仍不能确
诊时再进行分离培养和动物接种试验。
3.血清学诊断 血清学诊断方法主要有血清生长凝集试验、琼脂扩散试验、荧光抗体
试验、凝集试验等。
【防制】
1.治疗 早期治疗有显著疗效。首选药物为青霉素,强力霉素、土霉素、洁霉素、泰
乐霉素也有良好的疗效。
2.预防 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同时按免疫程序使用猪丹毒菌
苗。
(1) 疫苗种类及使用方法 常用的疫苗有 GC42 和 G4T(10)弱毒菌苗以及猪丹毒氢氧
化铝甲醛疫苗,免疫期均为 6 个月。GC42 弱毒苗既可注射又可口服,7d 后产生免疫力。
G4T(10)弱毒苗只能用于注射,注射后 7d 产生免疫力,注射后 7d 内,可出现食欲减退、
体温升高等反应,一般经 2~3d 可自行恢复。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疫苗注射后 14~21d 产生
免疫力。我国还生产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肌内注射,免疫期为 6 个月。
(2) 免疫程序
仔猪在 60 日龄前后进行第一次免疫接种,以后每隔 6 个月免疫 1 次。在常发地区或
猪场,3 月龄时进行二免。
种猪每隔 6 个月进行一次免疫接种,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配种后 20d 以内的母猪、
妊娠后期母猪和哺乳母猪不能接种。
在接种弱毒疫苗前 3d 和后 7d 内严禁使用猪丹毒杆菌敏感的抗菌药物。
3.发病后措施 立即对全群猪测体温,及早检出病猪。病猪隔离治疗,死猪应深埋或
烧毁。与病猪同群而未发病的猪,注射青霉素进行药物预防。待疫情扑灭后,进行一次大
消毒,并注射菌苗以加强免疫。及早淘汰慢性病猪,以减少经济损失,防止带菌传播。
公共卫生 人感染猪丹毒杆菌称为类丹毒,多发生于兽医、屠宰工人、渔民和厨房工
人,是由于处理猪丹毒病猪及其废物、加工鱼类及野生动物体时,手部受伤而感染。因此
处理和加工上述物品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和消毒,不准食用未经高温处理的病猪肉和内脏。
单元二 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Swine streptococcosis)是由几个血清群的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