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猪场生产管理手册
P. 96
前多数猪场采用的驱虫方法。其优点是操作简便,节省劳力、适宜对较大群体驱虫
时采用。其缺点是猪只的采食量多少不均,获取的药物量不同,甚至可能会有少量
猪只因采食量少导致药物摄入量不足,使其体内外寄生虫不能被有效杀灭。
(2)一次性投喂法
向猪群一次性投喂全剂量的驱虫药物的驱虫方法在一些猪场也常被采用。但在
一个较大的群体中,由于采食量的差异,常出现有的猪只摄入药物的量超过安全剂
量而发生中毒,而有的猪又因为未摄入足够的药物而驱虫效果不佳。因此,这种方
法不常用于大群体的驱虫,仅在较小的猪群中使用。
(3)注射法
使用驱虫药物的针剂逐头按剂量注射的方法。这一方法的优点是可使猪只获得
足够的驱虫药物,可用于治疗一些体外寄生虫感染严重的猪只。其缺点在于工作量
较大,且会对猪群造成较强的应激反应。该方法猪场较少使用。
(4)涂抹法
将驱虫药物制成透皮剂型,在驱虫时将这种药物涂抹于猪背正中线上,药物经
皮肤吸收后发挥驱虫作用。该方法猪场较少使用。
4.猪场常用驱虫方案
(1)阶段性驱虫方案
该方案是指猪在某特定阶段进行定期驱虫。常用的方法是:妊娠母猪产前 15d
左右驱虫 1 次;保育阶段驱虫 1 次;后备种猪转入种猪舍前 15d 左右驱虫 1 次;种
公猪一年驱虫 2~3 次。
此方案能较好地控制集约化猪场肉猪阶段的寄生虫感染,但种猪仍在一定程度
上存在寄生虫感染,且用药时间分散,实际执行较为困难,适合于小型猪场。
(2)“四加一”驱虫方案
“四加一”驱虫方案:即种猪一年驱虫 4 次;仔猪在保育阶段或生长阶段驱虫 1
次;引进种猪并群前驱虫 1 次。
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a.空怀母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种公猪每隔 3 个月驱虫一次,即一年驱虫 4
次。
b.仔猪在保育或生长猪阶段驱虫 1 次。
c.引进种猪在并群前驱虫 1 次。
此方案在部分猪场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各猪场可根据猪场寄生虫感染程度以及饲养管理等情况,制订本场防制寄生虫
的方案。并选用广谱、低毒、安全,能驱杀疥螨、线虫成虫和幼虫,使用方便,可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