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涅水4
P. 21

散   文






                        温馨的土路





                                   孙青松
























                 土路,顾名思义就是从土地上开辟出来的道                           的植被,蒲公英、地丁花、野草莓、野苋菜之类
             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的野花野草,不约而同地生长着;甚至它的路面
             鲁迅先生这句话,是对乡村土路成因的精辟概括,                            上也铺衬着野草,如车前草,葛爬草、苜蓿草、、、
             我心悦诚服。土路是乡村交通的基干,是乡村的                             土路的成本是低廉的,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道路“品牌”,是乡村穷富的标志。                                  走的人少了呢?便成了“地”。毁地成路,废路
                 土路原始而自然,与大地浑然一体,富有乡                           成地,成也易,废也易也——这大概是土路独有
             土气息。它简约、质朴、毛糙,土里土气、色暖                             的方便之处吧!
             养目,以饱经沧桑的姿势,承载乡村的行人与过                                 土路,是拙朴的线条艺术,妙趣横生——从
             车 ; 从远古蹒跚而来,打破了“鸡犬相闻,老死                           山冈里奔跑出来的弯弯山道,如蜿蜒的溪流,总
             不相往来”的“老庄式”封闭,完成乡村的交通;                            是呈“S”型流出峪口。端详这绕出峪口的山道,
             又与“官道”、“御道”、“驰道”相连接,构                             我总觉得顺路探寻,会有许多秘密在山里边隐藏,
             成祖国的交通网络。土路分为大路和小路,大路                             不为山外人知道——蛇行数里后,可有豁然开朗,

             沟通村庄,主要是行车走车,方便乡亲们走亲访                             别有洞天的“世外桃源”遗世独立?深山老林里,
             友、短途贩运,算是乡村的“主道”;小路连接                             可有猛禽怪兽无常出没?山洞地穴内,可有仙翁
             村庄与地块,多是村民下地劳动和收获庄稼的“生                            隐士悠然居住?…因我没有追踪探秘,这些谜团
             产专线”,可称为乡村的“次道”。土路主次关                             终未化解。远处山道上的挑夫,是我眼中流动的
             系明确,大小搭配合理,拼合成乡村路网。土路                             “景点”。挑夫肩上的桑木扁担,犹如大雁飞翔
             将乡村的物资,汇成滚滚的物流流入都市,为市                             着的双翅,有节奏地闪动着。一个挑夫是一个离
             民提供衣食之源,促成都市的繁荣;又将城市里                             群的孤雁,他间或的号子声,在山谷回响,有雁
             的商品运回乡村,为村民提供日常用品,让乡村                             叫声声的凄凉;一队挑夫是一行雁阵,井然有序
             趋向时尚。就是这样,土路承载行人车马,承载                             地“飞行”,有望断南飞雁的忧伤。岗坡上的土
             雨雪风霜,承载希望收获,承载欢乐忧患,留下                             路无穷无尽地起伏,如风中拂动着的长飘带,有
             丰功伟绩,留下辙辙印印。土路的边缘是原生态                             飘逸之感。平原上的土路,无论从种类上、选型

                                                                                                  P    19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