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4 - 货币的真相
P. 194
贸易方面,日本于 1983 年贸易顺差额、资本输出双双超过英国后,一直是世界
第一的贸易顺差额大国、经常收支顺差大国和资本输出大国。1987 年,贸易顺差和经
常收支顺差分别高达 964 亿美元和 870 亿美元;1986、1987 和 1988 年,长期资本输
出额连续 3 年超过 1300 亿美元,分别为 1315 亿美元、1365 亿美元和 1309 亿美元,
大大超过其他发达工业国家长期资本输出的总和。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经济达到战后经济的顶点,很多日本国内的历史专
家包括很多民众都认为 70 年代、80 年代是日本经济最好的时代。
然而,我们同时看到,塑造并通过强大的军事力量维持全球贸易规则并提供了货
币背书的美国,其经济却不容乐观。八十年代初,美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美联储被迫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导致美元大幅升值并严重影响出口竞争力,从而带来
巨额贸易逆差。与之对应的是,日本处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延续着七十年代
8%的经济增速。
1980 年到 1985 年,美元累计升值 60%,严重地冲击了美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1985 年,美国的工业产品出口已经排列全球第三,落后于日本和德国。当时正是日本
制造风靡全球的时代,日本的汽车、半导体、摩托车、机械设备不但质量不逊于美国
产品,还因为美元升值的原因明显具有价格优势。
此消彼长之下,美国于二战之后第一次感受到巨额贸易逆差的压力。五年时间,
美国贸易逆差从 1980 年的 364 亿美元急剧扩大到 1985 年的 1485 亿美元,增长足足
三倍,其中对日贸易逆差是主要原因。
1978 年美日贸易逆差首次突破 100 亿美元,1985 年达到 500 亿美元,占据美国
贸易逆差的三分之一。1985 年,美国外债总额 1114 亿美元,日本占据其中的一半债
权。
丰田和本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份额一度达到20%,年均出口额达到240
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大的进口汽车国家。在日本厂商的冲击下,美国传统制造业基地
——五大湖区的企业纷纷出现破产,导致大批工人失业。“铁锈带”(Rust Belt)这
个名称正是起源于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
强劲的经济发展带给日本及其国民丰厚的财富。日本人开始大手大脚地花钱。他
们到处购买物业,包括加利福尼亚的好莱坞电影工作室、纽约的埃克森大楼和洛克菲
勒中心。在法国,日本买家购买了一座文艺复兴时期的小教堂,打算把它拆掉,包括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