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货币的真相
P. 107
的高峰状态。
当然,,也有不少人保持着冷静的头脑,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父亲约瑟夫·肯
尼迪就是及早从股市中脱身者之一。这个明智地选择使他提早撤出资金,为其家族的
未来奠定了基础。
1929 年夏,股票价格的增长幅度超过以往所有年份。9 月 3 日,华尔街的一位统
计学家罗杰·巴布森在华尔街的金融餐会上说:“股市迟早会崩盘!”
这句话被《道琼斯金融》发表。其实,这位罗杰·巴布森先生在此前的两年中一
直重复着这句话,却被人们当做笑谈,没想到这次一语成谶,千古留名。此话不久就
传遍全美国,投资者信心开始动摇,股市开始掉头向下。
1929 年上半年,纽约股市经过不断哄抬,持续上扬,呈现一片“繁荣”。10 月
23 日,股价“突然”急剧下跌。次日,在一些银行巨头的干预下,股市行情有所回
升。美国总统胡佛发表讲话声称:美国经济“形势很好,欣欣向荣”。
好景不长,29 日,股市出现更严重的、灾难性的下跌风暴,整个市场一天之内
抛售了 1600 多万股,一些主要股票的价格下跌超过 40%。转眼间,许多人破产。到
11 月,纽约股市的各种股票损失达 260 多亿美元。
股市暴跌很快引发经济大萧条,大量的银行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 1500 万至
1700 万人;此外,还有许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当时,穷人想尽一切办法艰难度日,
常常食不裹腹,衣不御寒;各大厂家、商家为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不惜大量销
毁商品。
经济大萧条产生极大的破坏性,让人触目惊心,具体有以下几点:
1. 大量积压的产品和食物被销毁或倾倒,大量房屋、建筑物空置或烂尾;
2. 企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利润下滑、亏损增加;银根紧缺,企业资金周转不灵;
社会信用制度受到严重破坏;中小企业和小型银行纷纷破产,大量工人下岗,失业量
剧增;
3. 结构性通货膨胀,推动货币贬值。一方面,生产性物资(钢材、水泥等)、
资本性资产(股票、房屋等)由于供过于求或无利可图等原因,价格暴跌并长期低迷;
另一方面,为推动出口,国内货币对外币逐步贬值;
4. 大量持有股票、房产和生产资料的中产阶级的资产严重缩水,许多过度负债
经营者沦为贫民甚至“负翁”,很多人阴郁、自杀;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