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货币的真相
P. 111
关税。法国、意大利在随后与其进行谈判并补偿西班牙后关税压力下降,而美国出口
至西班牙的汽车数量在三年内持续下滑 94%。
瑞士方面比意大利有过之而无不及,开始全面抵制美国产品。瑞士作为传统贸易
出口国,钟表制品占其出口总额 90%—95%,其中约有六分之一的手表出口至美国。
美国新关税法将钟表关税从 194%提升到 266%,激怒瑞士全面抵制美国产品。1930
年,瑞士进口额下跌 5.4%,而对美进口下跌达 29.6%。
另一个重要国家,作为一战前的日不落帝国,同时又是一战中跟美国最铁的盟友,
英国为了维护自己的贸易利益,同样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进行反制,于 1931
年 11 月实施《非常进口税法》,试图通过征收高关税的方法对某些进口产品进行歧
视性贸易限制。
英国还通过帝国特惠制对非领地、非自治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商品施行进口限制
贸易政策。英国作为当时的前任超级大国,其发起的贸易报复与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不仅引发大国贸易战,而且进一步损害当时的世界贸易体系。
美国和英国两个最大的工业和贸易大国引发的贸易战,逐渐波及其他国家,产生
了贸易保护主义的跨国传播效应。其他受到影响的贸易伙伴国针对美国和英国的进口
商品,也采取了不同形式的关税与非关税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比如,法国通过修改关税税则对来自英国的进口商品加征 15%的关税;加拿大和
南非对从英国进口的商品征收反倾销税;荷兰把进口关税提高到 25%;德国为了保护
本国产品和产业,也对某些国家的进口商品征收补偿性关税。
以提高关税为特征的贸易战蔓延到大多数国家,古巴、印度、阿根廷、巴西和中
国等也未能幸免,最终结果是全球关税税率的普遍上升。除个别国家比如日本外,大
多数西方工业国家的进口商品平均关税税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是贸易战的产
物,同时严重损害世界贸易秩序的稳定性。
贸易战更是导致贸易利益分化、贸易利益集团冲突不断。关税战与货币战一起,
成为是贸易战的主要表现形式。各国之间因为贸易利益分化而形成不同的贸易与货币
利益集团,主要有以英国为中心的“英镑集团”、以美国为中心的“美元集团”、以
法国为中心的“黄金集团”、以德国为中心的“德国集团”、以日本为中心的“日元
集团”。
区域性贸易与货币利益集团为了维护本集团的贸易与货币利益于贸易领域相互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