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货币的真相
P. 113

国政府选择在惊惶失措中傻傻地什么也不做。

                        公允地讲,当时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各路经济学家纷纷给政府支招。1930 年,

                   政府召集麦克米伦委员会,听取各方关于贸易、金融与产业形势的意见。
                        1931 年,该委员会在提交的报告中提出

                        著名的“麦克米伦缺口”(Macmillan Gap)的论断。报告认为,英国的中小企业

                   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资金缺口,对资金的需求高于金融体系愿意提供的数额。这种融

                   资缺口又称为信用配给不足,其定义为“资金的供给方不愿意以中小企业所要求的条

                   件提供资金”。

                        后来,金融学中的“信息非对称”理论是对“麦克米伦缺口”系统的论证。金融

                   体制中“麦克米伦缺口”实质是一种市场失灵,表现为“权益资本融资”和“债务资

                   本融资”双缺口,翻译成人话便是市场极度缺钱。

                        凯恩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最终的报告就曾经他润色。凯恩斯的观点和大多数

                   经济学家一样,坚决反对英镑贬值,认为这样将加快英国沦落为二流国家的步伐。麦

                   克米伦委员会的各位专家中只有财政部的霍特里和剑桥大学的罗韦支持英镑贬值。

                        一般认为,凯恩斯是主张政府积极干预的首倡者。和自由学派的争论中,凯恩斯

                   最终占据上风。他内心钟爱的当然是大英帝国自由、开明的文化传统,早年也曾经批
                   评那种通过提高关税来增加就业的观点,说这是“最粗陋可鄙的保护主义的谬见”。


                        但是,凯恩斯是一个知道变通的经济学家,深知昔日的盛世已经一去不返,英国
                   眼下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是越来越严重的失业问题。只有解决失业问题,才能保住大

                   英的血脉。

                        为了解决失业问题,凯恩斯抛下过往的那股子自由学派理论,把能够想出来的招

                   都列出来:对进口征税、奖励出口、减税、降息、增加公共支出、对私人投资提供补

                   贴、禁止国外贷款。但是,他仍然不愿意放弃金本位制。凯恩斯的想法是,如果在国

                   际金融市场动荡的时候保持岿然不动,应该可以巩固英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这边厢经济学家议论纷纷,那边厢政治家们则莫衷一是。1929 年月,工党上台。

                   大家都知道英国经济已经病入膏肓,但到底如何治病,各方始终没有共识。保守派主

                   张提高关税;自由党要求增加公共支出、由政府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不少工党议员

                   支持自由党的建议,但各位部长大人只关注金融市场上的动荡,不愿再另生事节。

                        就这样,英国错过了主动调整的最佳时机。




                                                              113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