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地瓜路徑當深度成為實驗109年度系列展覽回顧專輯
P. 17
從運動員到建築設計再走到藝術創作,米類用她幽默、從容的人格特質,快樂地走在藝
快樂地走在夢想路上 術夢想路上。
台灣原住民族的衣飾上,常見色彩鮮明、風格獨具的圖騰,其實它們各具特色和意義。
這次《地瓜路徑:當深度成為實驗》的年度常設展中,展出了十六族的圖騰繪畫,來自
米類 • 瑪法琉 台東卑南族的藝術家米類•瑪法琉Milay Mavaliw,用她獨有的視角,重新解構、詮釋
Milay Mavaliw 各族圖騰,帶來耳目一新的藝術觀點。
―藝術家「路徑」 份,她想,繼續比賽或是轉職足球教練都不是
我們印象中的藝術家,大概就是靜靜地 她想要的未來,那潛藏在她身上的藝術渴望,
坐在工作室的畫布前創作,是相當靜態的工作 到了該去實踐的時候。
類型。但米類不同,她從國中二年級開始就加
入足球校隊,是不可多得的運動奇才。談起自 ―離鄉「剝奪」
己的運動員生涯起源,米類笑說「都是因為學 25歲的米類,毅然決定前往日本攻
校太遠了啦!」,從部落到米類就讀的知本國 讀設計,在就讀東京設計師學院(Tokyo
中,大約有十五分鐘的路程,因此年齡相仿的 Designer Gakuin College)之前,先在日本
女孩們,總會結伴上下課,不知道從什麼時候 念了兩年的語言學校,半工半讀的米類,很
開始,有人加入足球隊,為了一起回家,米類 認真的積攢生活費,為了就是減輕父母的負
只好在操場旁的看台等同伴練球,偶爾還會幫 擔。在30年前的台灣,一個來自台東部落的
忙撿球,等著等著,她也生出了試試看的念 小孩,想出國念書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家境不
頭,沒想到一試就被教練看中,就這樣加入校 算富裕的米類,父母卻給了她最大的支援,讓
隊。升上高中後,正好遇到「中華台北女子足 她可以堅持走在逐夢的路上。
球代表隊」,透過校園競賽選拔國家代表隊球 在日本的留學經驗中,讓米類印象最深
員,因緣際會下脫穎而出的米類,就此開始她 刻的就是與台灣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雖然
的國腳出征生涯,但想不到的是,這到世界各 日本人的作風很嚴謹,但創作上卻給學生非常
地比賽的經歷,竟會是她成為藝術家的最大轉 大的空間發揮,跟台灣當年只注重填鴨式的教
捩點。 育很不一樣。」米類認真的說。在學校裡的上
當時參與的國家代表隊,成績十分優 課時間,常常老師只講課十分鐘,剩下的時
異,出戰足跡遍布各地,如美國、夏威夷、紐 間,就讓同學去進行田野調查,對自己有興趣
西蘭、日本等等,讓米類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位 的項目做研究和考察,下一堂課再分組報告自
於中南美洲的海地,因為當地氣溫非常高,比 己的心得,米類說,她每週最期待的就是大家
賽只能在晚間進行,皮膚黝黑的海地球員,在 的分享報告時間,大家看到的東西和觀點都不
夜晚閃耀著微笑的快樂氛圍,也感動了米類。 同,反倒激起了更多火花,讓創作更有能量。
除了賽事上的成績之外,米類也發現各個城市 身為課堂上唯一的台灣人,米類想在作品中加
有不同的美,像是大自然、街景、建築,甚至 入與故鄉有關的元素,因此開始對研究「自己
是商店櫥窗,不同文化所生成的美麗風景,都 從哪裡來?」有了興趣。
令米類深深著迷,也勾起她對藝術的嚮往。銘 「說來慚愧,我是在日本的時候,才開
傳商專畢業後,米類選擇放下自己的運動員身 始認真研究台灣的原住民族文化。」米類不好
016 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