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地瓜路徑當深度成為實驗109年度系列展覽回顧專輯
P. 37
在寫滿文字的玻璃箱中,東冬.侯溫Don Don Hounwn端坐著彈奏口簧琴,獨特的樂
溫柔的訴說, 音在展間緩緩響起。
長年投入傳統樂器及行為展演的東冬,將他的生命經歷融入每個音調和肢體節奏中。
身體是我與藝術對話的語言 透過演出與創作,展現出他不斷向前持續對話的藝術能量。
東冬.侯溫
Don Don Hounwn
―藝術家「路徑」 ―傳統「剝奪」
東冬.侯溫來自太魯閣族,出生於花蓮 近年來,東冬經常來往海內外進行交流
銅門部落,談到他的名字,他說這是部落文化 或駐村創作,在他看來台灣與其他國家的原住
中新穎且特別的名字,「東冬」意指可愛的孩 民藝術發展差異,最顯著的就是台灣至今相較
童,「侯溫」則是源於父親的古老之名,象徵 海外,藝術能見度還是相對薄弱。「有鑒於
銳利的刀鋒(太魯閣族命名制度,為父子連名 此,我們只能繼續創作繼續累積藝術能量,再
制)。兩種風格迥異的象徵,就如同東冬本 來談所謂的國際交流跟國際對話。」東冬嚴肅
人,看似嚴肅,但言談之中卻不乏幽默;有藝 地說。而關於台灣原住民族藝術發展的獨特
術家的隨性,卻在創作中處處可見他的溫柔細 性,東冬說他在自己的表演中都用比較柔和、
膩。東冬曾說:「他希望自己名中所帶的刀, 隱喻的方式呈現,這是他創作的手段,像是把
是能夠守護孩童純真心靈的刀,是足以開創璀 自己的生活輕輕展開,用說故事的方式讓觀眾
璨未來的刀。」 自然而然理解,而不是刻意衝撞或製造議題,
喜愛表演的東冬,在高中時期已進入 留給觀者更多自我解答和思考的空間。
「原舞者」學習,後來有機會觀賞「優劇場」 若是有關注東冬的創作,不難發現他在
的演出,他被深深吸引,畢業後即加入「優人 作品中總會探討傳統與現代、性別認知的拉扯
神鼓」成為團隊一員。期間他也嘗試自己創作 與碰撞。但有別於社會上激烈的討論,東冬更
劇本,希望有一天能演出自己編寫的作品。不 想透過創作去探究成因。「我不能代表所有的
過,現實的壓力不可忽視,為了穩定的收入來 原住民族,也不能代表我的族群,但就我自己
源,東冬後來進入了台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 看來,我生活的部落其實面對這些議題是很自
員會,擔任行政職務兩年,因緣際會之下,他 然的。」東冬平靜地說。如同性別認同議題,
接觸到原住民族委員會的一個計畫,輔導原住 過去的長輩所接受的教育就是單純的二分法,
民族創作者回到部落創作,這個「原住民藝術 有很多現在看來不公平或是需要深究的差異,
家駐村促進部落在地就業計畫」,正式打開東 在他們那個時代,是再自然不過的事,隨著時
冬返鄉投入傳統復振和藝術創作的大門,也因 代改變,我們當然需要與時並進,但也不用刻
為這個機會,東冬進入台科大擔任講師,招募 意去衝撞傳統。不過議題是會一直存在的,東
了一群對藝術創作有共同理念的學生們,「兒 冬說他只能通過自己不斷變化的作品,對現況
路創作藝術工寮」(以下簡稱「兒路」)也應 提出疑問,並慢慢找到解答。
運而生。 「當然,我也有我曾經遭受的傷痛。」
東冬不諱言地說。「不過我慶幸自己未因此變
得憤恨不平,反倒透過創作,它療癒了我、讓
036 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