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苏大青年》第61期
P. 68

评论 \  66   “佛”“兽”之争——标签内外,青年人如何寻找自我?


                                 “佛”“兽”之争



                                    ——标签内外,




                                    青年人如何寻找自我?



                                                                                         文 / 宋延









                                                                了青年人该有的活力。部分评论另创了“兽系青年”一

                                                                词,来对抗这种他们眼中颓废的处世观,宣扬力争上游
                                                                的进取精神,有些企业则直接搬出了“狼性文化”鼓励

                                                                员工。除了这两种针锋相对的价值观,其他“×× 青年”

                                                                的标签也是层出不穷。
                                                                    针对此类现象,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导致“佛

                                                                系青年”和“兽系青年”,以及其他“×× 青年”针
                                                                锋相对、水火不容的,真的是价值取向本身吗?答案是

                                                                否定的。诚然,两种价值观的确彼此冲突,但这并不意

                                                                味着两者可以分出高下对错。“兽系”指责“佛系”消
                                                                极懒惰,但“佛系”在其词源国日本却并不是贬义词。

            提起近两年在青年身上使用的高频词,“佛系青年”                             日本已经进入了“低欲望社会”,而“低欲望”恰恰也
         可能是多数人的第一反应。2017 年 12 月,“佛系青年”                         是当下中国众多城市奋斗者们的一个心理切面。时代在

         词条火遍全网,“佛”字也迅速渗透到网络之外的日常用                              变,社会心理也必然产生变化,所谓“佛系”,是青年

         语中。继“佛系青年”走红之后,“道系青年”“兽系青年”“吃                          在感知这种变化时做出的自洽反应,是对社会的适应。
         鸡青年”等词汇接连诞生,网友的造词能力,可谓丰富。                              许多年轻人避开了竞争激烈的一线城市,选择去二三线

            “佛系青年”,是指那些看淡一切、得过且过的青年                             城市甚至是小城镇发展,也愿意放弃薪资丰厚但压力大
         人。他们最常说的话是:“都行”“都可以”“没关系”。                             的“996”工作,他们更希望拥有相对轻松的工作环境

         尽人事,听天命,不对结果有任何期待,一切随缘——这                              和自由的生活空间,对于职位和金钱的追求有限。这样

         种处世观一进入大众视野,立即招致了很多批评和焦虑。                              看来,“兽系”对“佛系”的批评,确是偏激之语,但
         部分媒体称“佛系”是“伪佛系”:这实际上是一种消极                              面对质疑,“佛系青年”们似乎并没有如他们自我标榜

         的避世态度,不敢直面竞争和挑战,拒绝积极进取,丧失                              的那样表现得淡定从容,与世无争。相反,很多“佛系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