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苏大青年》第61期
P. 71
苏大青年 \ 69
又到期中考试周,各门课程的期中考核纷纷被提上日程。大学生们的社交平台被出奇一致的吐槽“刷了屏”——“这
次查重重复率高我就……”“相似资源列表里的文章我一篇也没见过啊!”“又要被迫当‘学术搬运工’了……”
无论是初进象牙塔的大一新生还是即将迈向社会的应届毕业生,每个大学生都有饱受各种论文,尤其是查重“折磨”
的经历。而今年 2 月被曝光的“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则将论文撰写中大量存在的抄袭、剽窃现象从学术圈拉到了大众视野,
将学术造假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学术造假事件之前,大众心目中的翟天临是一个带有高演技与高学历双重光环的实力派。2017 年《白鹿原》热播,翟天
临饰演的白孝文受到观众一致好评。其后又塑造了杨修(《大军师司马懿之军事联盟》)、池震(《原生之罪》)等一系列
风评良好的角色,并在 2019 年登上了央视春晚舞台,演艺事业蒸蒸日上。春晚“打假”葛优的翟天临,却成了 2019 年被“打
假”第一人,不仅葬送了自己的事业,也给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中唯一的电影专业学校——北京电影学院和亚太地区最优秀的
商学院之一——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蒙上了阴影。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随着学术造假事件越挖越深,隐藏于高学历和学
术成就背后的巨大“黑洞”以不容忽视的姿态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有极大的区别,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我们不能否认翟天临在表演上的实力,但这不能等同他的学
术研究水平,更不能因此而宽容他学术造假的行为。翟天临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一次又一次玷污学术净土,最终亲手粉碎
了虚假的“学霸”人设。反观喻恩泰,在《武林外传》大火之后,他拒绝了网红道路,选择继续深造,潜心学术。同样有着
扎实的表演功底,喻恩泰却凭着实力取得了高学历。舞台上的喻恩泰儒雅沉静,《亨利五世》的大段英文独白信手拈来;舞
台之下,却鲜有人知他是中国首位获得牛津大学全额奖学金的博士。
论文抄袭现象近年来屡见不鲜。不仅是演艺界的翟天临,国内某些知名高校的教授也曾“铤而走险”,被曝光涉嫌学术
论文抄袭。同是论文抄袭,抄袭者的心理却不尽相同。翟天临虚荣心作祟,滥用金钱砸出博士头衔,塑造其“双学位学霸”
人设;某些名校教授无心从事研究、缺乏原创能力,却想保住职称甚至提高声誉;再看本科应届毕业生,“芥末堆看教育”
平台采访的一位应届毕业生给出了答案:
“我真正做研究的时间很少,写论文都是为
了学位。”在把学历视为敲门砖、把发表论
文数量作为评职称基准的当今社会,浮躁的
心态不断压低人们的底线,对利益的追逐和
自我的懈怠又作为助推器将人们向论文抄
袭这条岔路上越推越远。马克思曾说过,“生
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
达彼岸。”种种的负担与诱惑,像一个巨
大的黑洞,将那些意志薄弱的人们吸进去,
把他们留在懒惰、虚荣与贪婪的深渊。
无论有无“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