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實習手冊 一版_Neat
P. 54
王仁宏
從面試開始機構督導就非常友善,採用多人一起面試的方式,但像是朋友一樣和
我們聊天,當然會問對來機構有什麼憧憬、是為何會想選這邊以及想在此做到那些成
效等問題,並能在對話中了解社區是如何運作和大概知道我們進入機構後能幫到社區
什麼及自我能如何成長。
住宿方面因是山區發展協會,很多事需要市政府大力贊助才能花錢,但目前政府
在機構修繕住宿點沒有很多錢,能住的點環境只能入住一兩個人且環境差,目前是無
法提供良好的環境,可能要看接下來機構的營運、募款或是能在請到更好的補助才能
翻新。
交通方面從學校到機構最好是能有汽機車或是住附近最好,走新化且天氣不錯的
話大約一個小時內能到,像這次我們四人中有一人住山下新化,上山二十分鐘內就能
到。而一人則是山中有一貫道道場能夠借宿,只是我們這屆實習有一半時間在下大
雨,所以最終沒住山上。但如果走龍崎山路會非常難走,而兩條路時間差不了多久。
而上班時間八點從學校附近早餐店悠閒吃完餐在過去大概要抓一個半小時,最好六點
起床,體驗健康的正常生活。而中餐吃機構的都很不錯又是免費的,像是有長輩活動
的二、四一定有,再來暑假很多活動都能吃到餐點,我自己自費吃午餐不到 6 次。
工作內容是幫忙社區農特產的作業,像是洗破布子、處理竹子、幫忙廚房、包裝
農特產品、假日照顧特產販賣店、幫忙社區活動、服務長輩等等。這些特色產品不但
是讓社區運作最重要的一環,更是能讓去那實習、工作、遊玩和想了解故鄉的好方
法,因為透過不同身分和角度,能從這些產品的由來看到左鎮的特點以及發展歷史,
從食物和語言是最能有效了解當地的方法。並且在各類活動中接觸社會上許多不同層
面的人,如公家單位、學校其他系的同學或老師、他校師生、不同機構及在地人群,
從中了解許多實際運作層面的東西,體會到一個機構或社團營運的困難,理解他們的
初衷與堅持。
而我得到的比在自我一開始的期許及盼望更多更全面,像是了解機構的運作和社
區需要什麼,如社區住戶在山區居住分散年輕人外流,所以機構每次辦長輩活動需要
有人、有車來接送長輩,而且這些長輩就醫不便所以很多人會吃偏方或是忍著就過
了,這是偏遠地區常發生的事,雖然社區有醫生在每周都有固定的時間幫長輩看診,
但科目跟時間還是會對長輩造成困擾。各類活動及課程中學會技能,有西拉雅語課、
山區植物認識、電腦軟體教學、竹編學習以及左鎮環境導覽。也知道機構與公家單位
互相的難處、從長輩身上學到許多東西、從實際勞動學到實作技能與相關知識等等,
不是坐在教室聽課就能吸收到的。從這些體驗能在未來進入職場中幫我更快速找到事
情的脈絡,有效的解決實務上的困難點,且在公共議題上發現某些難處,在畢業論文
及出社會後能更加理解及運用這些知識,對公共政策看得更全面及深入了解時能快速
進入狀況,且能鍛鍊了心理素質。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