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hello 零零后
P. 76

HELLO ||大学生风采

                  下;比李杜更难当,不能笑傲                                甚多,无所及也!其二,亦是

                  风月弄嘉情。看官却说,似此                                辩难诸多之处:旁人所见,皆

                  狂傲无用之懒徒,倒有何事迹                                谓之为  “装叉”  是也,余难以

                  可供谈论?莫急,我自会道与                                苟同。需知求学之要在乎精,

                  各位。                                          在乎自得其乐。此子所为,正

                        此子上课,时常作慵懒                             是沉迷其中之表现,沉迷方能

                  状,尤以历史课为最。时常桌                                有所精进。蒲师之所讲皆是

                  上白净无一物,手中空空无一                                精要,岂能坐于三尺台下,徒

                  笔,不似余者皆疲于笔记,手                                作笔记之劳,而实为万马齐喑
                  不释卷。其但以听蒲师高论为                                状。当主动思考,待师有所问

                  乐。说来奇哉怪也,虽笔记无                                即可有所讲,无需拘泥俗套,

                  几页残纸,作业未交全几次,                                作泥人一尊。此子数任同桌,

                  然此子之历史学习,蒲师未有                                皆不胜其烦,然其终不为所

                  费心也。或曰此人目空一切,                                动,整日聒噪不停,幸得几位

                  视课堂若无物,置同窗于不                                 包容,故此子托余于此致谢。

                  顾,自顾大发议论,颇有卖弄                                      当知历史之学习,非一
                  所学之意。否,非若是也。余                                夕之功,不可贪一时之利。近

                  以为,此中至少包含两重可资                                世以来,史学界泰山林立,北

                  借鉴。其一,余以为非有相当                                斗群耀。吕思勉先生通览二十

                  之沉淀,不敢发非常之己见,                                四史,遍寻中国,读史者无

                  非有数十年之功,难为举手之                                出其右;陈寅恪先生征引历代

                  谈笑。此中缘由,皆是此子自                                史料,穷尽华夏,钻研者难望

                  幼勤于历史学习。正可谓力                                 其背。此子常以为,史乃艰难

                  之所及,虽上古之晦涩文献不                                学问,不可不察。学史之先,

                  曾忽视,目之所览,纵片叶                                 当有无穷之兴趣,方能求无穷
                  之疑难杂问不敢怠慢。数十年                                之境界。常见此子一同桌,不

                  如一日,日积月累,方能一朝                                堪课业之重,知识之繁,至于

                  有所展。团支书记尝有此叹:                                蒲师日夜亲查其作业。牢骚
            68    此人脑中装我等不曾装下之事                                满腹,叫苦不断,其学史之艰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