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疫情防控期间正荣产业法律风险防控手册修订版20200217
P. 7

第一部分 总述




             1、疫情对合同履行是否构成不可抗力?


                  对当下疫情的法律属性判断,首先是能否构成不可抗力的法律判断。根据《民法总则》

             的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已被列为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截止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

             且全国各地都采取了严格管控措施,故本次疫情符合不可抗力的三要件。《最高人民法院关

             于在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期间依法做好人民法院相关审判、执行工作的通知》(法释【2003】

             72号)中规定:“因政府及有关部门为防治“非典” 疫情而采取行政措施直接导致合同不能

             履行,或者由于“非典”疫情的影响致使合同当事人根本不能履行而引起的纠纷,按照《中
             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7条和第118条的规定妥善处理”。该司法解释虽然已经废止,但

             此次疫情与非典疫情都属于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影响高度相似。并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

             工委发言人、研究室主任臧铁伟2月10日的发言中也强调“当前我国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为了

             保护公众健康,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疫情防控措施。对于因此不能履行合同的当事人来说,属

             于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综上,疫情对合同履行应当构成不可抗力。


             2、疫情影响下在何种情况下可以适用不可抗力免责抗辩?


                  虽然疫情可认定为不可抗力,但并非所有的合同当事人都可以引用不可抗力条款来免责。

             对每一份合同而言,只有在疫情真正影响到合同当事人,导致无法按照合同约定严格、全面

             履行自己的义务时,才可以适用不可抗力这一法定免责事由来免除自己的责任。合同当事人

             如错误理解不可抗力的适用情形或滥用不可抗力进行免责,将面临法律风险。


             3、疫情影响下适用不可抗力抗辩是否能免除全部违约责任?


                  企业如因本次疫情影响到合同的履行,应按照《合同法》第118条的规定及时通知对方并

             保留相关的证明材料,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如因未及时通知而导致对方损失扩大

             的,应对扩大的损失承担责任。另外,根据《合同法》第117条的规定,如迟延履行发生在本

             次疫情产生的不可抗力影响之前,则不能免除违约责任。


             4、合同中未约定不可抗力条款怎么办?


                  不可抗力属于法定免责条款,当事人即使未在合同中约定不可抗力条款或者约定将不可


                                                             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