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读写有方》7月刊
P. 13
SHIWEN YUEDU SHIWEN YUEDU
SHIWEN YUEDU
立意多维度
巴黎圣母院失火 1 狭隘民族主义。 2 防患于未然,要防微杜渐。 3 科技与创新让文明保持生命力。
巴黎圣母院失火
我们大多数人心存一片赤子爱国 我们无论何时何地 历史长河中的文物,
心,以至于一看到全网疯传的圣母院大 都要保持警醒的姿态,矛 在世代更替中能够幸存至今
热新闻 火照片,就联想到了圆明园惨遭纵火焚 盾有时不在外部发生,而 的,都弥足珍贵,是人类文
烧的历史之痛。然而有少部分人被这种 往往因疏于警觉由小事引 明发展一路走来的宝贵足
法国当地时间 2019 年 4 月 15 日 18 时 50 分,巴黎圣母院发生重大火灾,
民族愤慨带入了主观误区,思想狭隘, 发。根据巴黎圣母院的发 迹。它们的脆弱和不可再生
大火持续燃烧 4 个多小时,直至当地时间晚上 10 时许,火势才逐渐减弱。
对失火事件幸灾乐祸。要清醒地知道, 言人的说法,大火疑似起 性,要求我们用更先进的手
尽管圣母院内部重要文物得以救出,然而由于其主体建筑是木质结构,屋 我国“一带一路”的倡议正在逐步影响 源于工程脚手架。躲过两 段、更专业的技术、更智慧
顶在大火燃烧后崩落,玫瑰花窗也被烧毁。巴黎圣母院文物基金会主任埃里克·费 沿线国家,并开始进入欧洲国家,任何 次 世界 大战 的巴 黎圣 母 的途径加以呵护。而这,既
希尔称,这次大火带来了巨大损失,重建圣母院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一个带有狭隘民族主义情绪的苗头倾向 院,却没逃过和平年代的 需要资金支撑,也需要科学
有网友表示,法国巴黎圣母院火灾让他们联想到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 都有可能成为境内外势力攻击中国、诬 大火。 管理,更需要理念更新。
还有人对巴黎圣母院的焚毁幸灾乐祸。 蔑国人制造国际舆论事端的借口。
(4 月 16 日《中国教育报》)
热评展示
巴黎圣母院大火反思: 莫让文明染上仇恨
文 / 陈柯佳 来源:中国青年网
巴黎圣母院失火,在网上引发激烈争论。 铭记历史并不等于延续仇恨,不是面对世
巴黎圣母院是建筑史上的经典杰作,是雨 界文化遗产的损失拍手叫好,而是为了更好地前
果同名名著的故事舞台,而其中更收藏着众多珍 行。雨果曾经痛斥英法联军入侵中国,洗劫圆明
贵艺术品,无疑是无价的世界文化遗产。它的焚 园,今天,我们却借着巴黎圣母院失火在发泄仇
毁不仅是法国文明的消损,更是人类历史文明的 恨,并名曰“铭记历史”。一百多年过去了,不
重大遗憾。 少人的认知水平却不如百年前的雨果。
然而,在巴黎圣母院失火的新闻下面,竟 伟大的人类历史文明落幕,对于全人类都
有不少网民拍手称快,更是称这场大火是当初法 是一种巨大损失。
军焚烧圆明园的报应,相关微博评论中“天道有 余秋雨曾说过:“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
轮回”字眼层出不穷。 但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
1860 年,英法联军冲进圆明园烧杀抢掠, 苦难。我们不害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圆
大火燃烧三天三夜,中国这座有史以来最宏伟的 明园被焚毁和巴黎圣母院失火事件的联系,应仅
皇家园林最终付之一炬。诚然,圆明园被焚毁是 仅在于他们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都是承载文化
我国历史上不可抹去的耻辱,给国人带来难以抚 艺术的圣地,是人类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平的伤痛。但是,这段历史放到今天来看,与巴 而非家国仇恨。
黎圣母院失火事件并无可比性。圆明园被抢掠焚 历史教育是让我们铭记历史,在人类无止
烧是野蛮战争的结果,是历史的伤痕,而巴黎圣 境的纷争中寻找和平,吸取过往的经验避免重蹈
母院火灾事故是和平时期由消防安全造成的遗 覆辙,而不是用圆明园发生的悲剧去痛斥今天的
憾。我们须知,两者都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巴黎圣母院,历史从来无意教给我们用仇恨包裹
面对文明与智慧的消逝,我们不能抱有仇恨。 文明。
12 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 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1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