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毕业论文
P. 36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 届硕士学位论文

                   4.2  色谱条件分析



                   4.2.1  色谱柱的选择


                        参考文献,结合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极性、分子量等物理化学性质,
                   本研究采用 Hypersil GOLD(100×2.1mm,3µm)(美国 Thermo 公司)色谱柱进

                   行各组分的分离。


                   4.2.2  流动相的选择



                        黄曲霉毒素B1、B2、G1、G2及玉米赤霉烯酮5种霉菌毒素极性不同,等度
                   洗脱很难分离,故采用梯度洗脱方式。由于大多数霉菌毒素易溶于甲醇和乙腈,

                   本实验分别选择甲醇和乙腈作为强洗脱流动相,比较不同流动相组成(表1-3)
                   对同一标准品溶液进行测定的结果,相关图谱见图1-3。
                                                     表 1-3  流动相组成

                          编   号                                   流动相组成
                                                  +
                                               ESI   乙腈-0.4mmol 醋酸铵,0.2%甲酸水溶液(pH2.5)
                             1                    -
                                               ESI    乙腈-0.02mmol甲酸水溶液
                             2                 0.1%甲酸乙腈- 0.1%甲酸水溶液
                             3                 乙腈-0.4mM 醋酸铵 0.2%甲酸水溶液
                             4                 乙腈-4.0mM 醋酸铵 0.2%甲酸水溶液
                             5                 甲醇-0.4mM 醋酸铵 0.2%甲酸水溶液
                             6                 甲醇-4.0mM 醋酸铵 0.2%甲酸水溶液(pH2.5)
                             7                 甲醇-4.0mM 醋酸铵  0.1%甲酸水溶液(pH 3.0)



































                                                               16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