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1106-昆明留学生杂志-RGB
P. 25
ZMN EDUCATION
2013 年至 2017 年:我们一家三口是快乐的 着的,这种快乐仿佛就是我们一家三口在心底里最需
要的东西。
我和我母亲的关系是很多我认识的人所羡慕的。从三
年级以后,我妈就不会事无巨细地盯着我——除了现 2018 年:我们会快乐下去
在偶尔问我有没有练 SAT 数学之外——因为她总是认
2018 年是我倒数第二次经历一大家子过春节。我不伤
为我能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也会做出对自己负
感,反而有些激动。这样的情感脱节让我感到焦虑:
责的选择。我们之间无话不谈,有时候的话题甚至是
别人都想家,为什么我不想?军训住校,对面床的小
一些在中国家庭中不出现的:我一辈子不结婚生子,
女孩半夜想家哭出声来,而我只是受不了公共浴室这
妈妈会生气吗?我要是给我的 gay 蜜代孕,妈妈会接
种东西的存在,且觉得对方的行为实在夸张。2017 年
受不了吗?在外人看来,我和我母亲似乎没有沟通问
和同学在温哥华过春节,朋友圈铺天盖地都是想念家
题,但实际上正是因为善于沟通而出现问题导致我们
里的年夜饭,我却一个人沿着史丹利公园绕了三分之
总在细小的问题上纠结犹豫。某种程度上我甚至羡慕
一圈,异常轻松愉快。这些使得我整个春节都在思考
那些纯粹因为不会沟通而出现矛盾的家庭,总好过以
自己对家的定义是否太过于局限。细致且敏感一点不
建议的方式来干扰自己的思绪的情况,但是回过头来
好吗?
想,我母亲的建议只是不想让她的孩子遭遇不必要的
伤害,我为什么又要剥夺一个母亲这样的权利呢? 大年初一的午饭席间,我有了答案。大家询问起我出
国读书毕业以后的打算,作为一个申请季还没开始的
我和我父亲的关系就比较微妙。像很多中国父亲一样,
学生,我只能回答:“到时候看吧。”我先是不理解
我爸压根不会交流,也适应不了交心、宣泄感情的谈
我的话语触动了饭桌上的人的哪根神经。我的姨母,
话。他对我的爱是在细小的事体现的:每次去香港考
一位在机关里工作了几十年的女士,大声说道:“自
试为了方便且让我多一些睡眠时间,我爸总是预订价
己的国家那么好,为什么要留在别人的国家?”此时,
格是平时三倍的酒店 ; 在日本旅行悄悄地把冰糖红豆酥
我爷爷的脸色也变得铁青。仿佛不需要考虑就业前
装在口袋里,在我身体不适的时候递给我。很多时候
景、签证、父母身体状况等因素,一切决定就只需要
我埋怨他不了解我,我也埋怨自己没有及时理解他身
根据我的国家的情况来决定一样。我妈,作为一个资
上来自于我爷爷奶奶的压力,但我最后也能感受到随
深的和事佬,只有赶快发声:“快吃饭吧,一会儿菜
着他的不了解带来的是对我的尊重。
凉了。”其实它不知道,在那一瞬间我早已没有争辩
我们有争吵,但也会互相舔着伤疤呵护对方。这样复 的欲望,也明白了自己一直想要寻找的所谓的“家”:
杂的感情更多地体现在我家的第四个成员——一只贵 一个吃饭就认真吃饭,谈事情就认真谈,互相尊重的
宾犬——身上,仿佛大家关心宠爱这只狗,就是在弥 地方,而我的父母已经帮我构造了半个这样的地方。
补自己的缺失和过失。面对这只狗,家人都总是高兴
剩下的半个怎么办呢?这取决于我以后的选择。
也许会选择主修家庭社会学,从更深层次弄清楚
这困惑了我太久的传统中国家庭关系,从而像童
话故事的结局一样和我的父母快快乐乐到永远;
也许也会随波逐流想去投行或咨询赚了钱,如果
父母愿意的话,带着他们去一个全新的地方开始
新的生活。至于我最初的问题,家到底是什么?
家可以是一个人追逐的全部,但它同时也可以什
么都不是。
——文 / 李佳艺
——图 / 肖怡婷摄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