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湘西龙正忠花开四季01
P. 13
花开四季 • 学习成就梦想
目的;如果不理解就强化习题的练习,就是训练动物做杂技,学生怎么能学得好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强学生数学阅读习惯的培养,以提升其数学阅读能力,
小时候我们常常拿红薯当饭吃,第一次煮红薯时没有煮熟,再煮就难煮熟了;高压 使学生把自己经历、体验、认识与数学习题产生迁移。一个方面,在教学中要让学
锅没有出现之前,我们用铁锅煮饭,如果没有把握好火候及时间,就会煮成夹生饭, 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通、读懂教材,在做题前要读通读懂习题。另一方面,要积极
夹生饭再煮就难吃了。所以,我们要把好教学进度关,让学生有充分的学习、认识、 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有关的书籍,增加数学学习的背景材料、情感,增加数学美感等,
理解、消化的时间。 对学好数学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加强数学学习体验 四、严格落实“一课一点”
数学的最大特点是概括,概括是什么?就是让学生接触大量的同类事物,然后 《道德经》说:“少则得,多则惑”;中国知识专家田志刚也说过:“把一件
归纳出这类事物的共性。比如说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见 事做到极致,时间会给你要的结果”。在数学教学上,要打“歼灭战”,抓住关键
过稳定性结构的事物,如输电铁塔,电线杆的拉线,铁门的一些部件;带学生制定 的知识点、技能点,使之形成一个严谨的知识与技能结构体系,看到知识与知识之
一些三角形结构的物件等,让学生从这些事物中总结出三角形结构的共同点,概括 间的联系,集中时间与精力来突破这些知识点,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
出三角的稳定性特性。学生没有这些体验,在教学中急急忙忙让学生背三角性的特性, 深度学习。
课堂上学生很快就知道了三角形的特性,在考试中也很容易写出正确的答案。然而,
我们所用的数学教材,是按照每个星期 4 节数学课编排的,相应地,出版的各
长此以往,学到的知识不理解不消化,堆积到一定的程度,特别是要把这些知识作
类教案、备课资料等也是按照一个星期 4 节数学课编写的。落后地区学校很难在每
为工具进行创造与运用时,学生就无法学下去了,“差生”就此产生。
个星期只上 4 节数学课的前提下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们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基础、
体验是积累经验、形成感悟的过程,需要时间。有的现象学生已经经历过,但 学习方式确定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而不只是根据课本的编排顺序来编写教案。写教
当时没有注意,我们要帮助学生回忆;有的是别人经历过的,学生可以通过别人的 案是为了让教师本人更好地上课!是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好!是为了让课堂产生一个
经历进行“间接”的体验;有的是学生没有经历过、也没有听过见过,又非常重要 个美好的数学学习故事,而不是发生一个个数学学习的“事故”,更不是为了给检
的事件,就得组织学生尝试。关键性的知识与技能,花再多的时间都值得!否则, 查的人看!
就没有了继续学下去的可能。
数学课本是给全国所有小学生学习的,不可能兼顾到每一个地区、每一所学校、
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教材进行再改造,
才能适合我们的学生。只要我们教师把握好了教材的内容、结构、目的及自己学生
三、培养数学阅读习惯
的实际情况,应该能很好地对教材进行改造,一是改造教材的例题,二是改造教材
前几年,我们说数学课堂教学是“以习题为线索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大部分
的习题,强化针对性。
教学内容的学习是在教室里进行,习题在数学教学中显得格外重要。数学习题是以
五、用好第二小学的“个性”教案
“文字”、“数字”、“符号”、“图形”等形式呈现,让学生解决相应的问题。
如果学生对这些“文字”、“数字”、“符号”、“图形”不熟悉、不理解,则无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制定了第二小学数学“个性教案”模型,我们的这个“个
法解决问题。学生做不了数学题,常常是从这里开始的。这一点,从低年级的学生 性教案”模型是在查阅大量的数学研究成果、总结大量的数学教学经验与教训、结
解决数学习题问题可以看得出:低年级的一些孩子,他自己不能独立解答数学习题, 合前沿的学习心理学与脑教育神经科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当你给他读题后他就能解答。这类孩子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数学阅读能力没有跟进! 在更好的教学模型出台之前,我们还是用这个模型来组织数学教学活动,使我们教
每一个文字他会读,每一个数字他会读,每一个符号他认识,但把这些文字、数字、 学思路与内容更加清晰明了。
符号组合在一起后,他就不知道要表达什么意思了。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读题!
六、辅导关键在课堂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