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湘西龙正忠花开四季01
P. 52

花开四季 • 学习成就梦想


            哪所学校去读书,是让广大家长头痛的大事。面对教育存在的种种不足,为了让
            女儿接受更为优质的教育,他筹办了北京华德福南山学校,并在那里任第一个班

            的主任,一干 6 年,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了起来,自己既是“家长”又是
            “老师”,集“家校合作共育”于一身。
                 当代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说“教育的质量就是教师的质量”。黄明雨认为                                                                       为 什 么 落 后 地 区 的 孩 子在 学 习 上 整 体 难
            出版与教育的本质相同,明白教育本真,他创办了幸庄师范,培育教师。第一次                                                              过初二?

            听到“辛庄师范”,我马上想到了“晓庄师范”,这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1927
            年 3 月 15 日)陶行知先生创办的为培养乡村教师、发展乡村教育的学校。这两
                                                                                                                 ——在成都师范学院花垣县校长培训班结业典礼上的发言
            所师范学校一下子在我的心目中“走”到了一起,令我仰望。
                                                                                                                        2018 年 8 月 1 日  星期三  小到中雨(成都)
                 一个有精神信仰、有使命担当的人,其生命的价值更为高贵。

                 (写于福建同安回花垣途中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候机室)


                                                                                                                 各位老师、各位学员:

                                                                                                                 大家下午好!

                                                                                                                 来成都师范学院的学习培训马上就要结束了,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收获很大。
                                                                                                                 我有一个习惯,不论到哪里去学习,都要带着一些问题去。我是小学教师,这

                                                                                                             次培训带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落后地区的小学生学习走不远?进入中学后整体上
                                                                                                             过不了初二这道坎!
                                                                                                                 1998 年我开始关注这个问题,20 年来,看过太多的“喜死人的苗,气死人的产

                                                                                                             量”,不论小学毕业考试时分数多么地高,整体上过不了初二成了一道挥之不去的
                                                                                                             魔咒。一直难以找到问题的根源,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0 多年前,我带过的小学毕业班,在小学毕业考试中的分数非常高,而每一届
                                                                                                             毕业生进入初中后,基本上过不了初二。不仅我带的班是这样,其他教师、其他学
                                                                                                             校的学生也如此。

                                                                                                                 是办学理念的原因?是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原因?是家庭教育质量的原因?还是
                                                                                                             评价的原因?

                                                                                                                 前天下午课间,请教四川师大的郑富兴教授,他给我们讲的是德育方面的讲座,
                                                                                                             想听听他从德育方面如何解释这种现象。但郑教授是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谈自己的观
                                                                                                             点!他说,可能是家庭教育有问题,不能对孩子的成长全面跟进。他认为,孩子在


            46                                                                                                                                                                      47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