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9 - 情境貼入法1-全1_Flat
P. 139
動態的技術
所以,「 情緒貼入法 」 還有一個特質,就是必須 「快速」,情緒是有時間性的,還 2. 對自己的情緒與畫面結構掌握,也是要既快又準。
記得我們之前提過,情緒是 「 流動的 」,所以如果我必須慢慢想個半小時,慢慢架構我 像上一個例子的整個後續 「 情緒貼入法 」 的畫面引導,就是我在短短的時間內從我自己
剛才的那一段情節,那就算我終於想清楚也架構好了,但學生早就睡著了。所以未來在 的感覺中,去感覺、比對、意識、整理、翻譯、拼貼架構而成的,我需要去感覺到音樂
使用 「 情緒貼入法 」 時,必須練習到是在情緒運作的速度上去達成執行,才算是有真的 和學生的語氣不合,然後比對我心中覺得的合適唱法,與現在我聽到的,究竟是哪裡不
成功貼入,就如同打籃球雖然我們 「 知道 」 該怎麼上籃,但如果沒有辦法在時間裡 「 一 同,以及造成這些不同的實際原因又是為何,然後我再去試著意識到我的學生究竟是為
氣呵成 」 地做到所有該做的步驟,那結果就是代表 「 還沒上籃成功 」,也可以說是 「 還 什麼會這樣唱,而我又是為什麼會覺得這樣不夠好聽,接著我還需要整理出,最重要的
不會上籃 」,這與知道了 「 情緒貼入法 」 的道理,卻無法在時間內達成所有執行,其實 重點到底是甚麼,因為不可能一次傳遞太多的重點,需要整理出一個主軸,接著我把整
也就是等於還 「 不會 」 情緒貼入法,道理是一樣的。所以 「 情緒貼入法 」 是一種牽涉到 理出來的主軸,開始翻譯成各種適合的代表畫面,然後從這些畫面中去選擇並截取有關
極短時間內,一定要做到各個步驟的 「 動態技術 」,而不是一個 「 知道了就等於會了 」 鍵性的部分,接著開始快速地在我的腦中拼貼這些畫面與元素,然後開始進行最後的語
的靜態知識,跳舞也是動態的技術,騎車也是動態的技術,炒菜也是動態的技術,這些 言架構,最後才將這整個畫面,通過「陳述」的方式,開始將這整個經過組織與剪輯過
都跟 「 情緒貼入法 」 一樣,在執行上具有較為嚴格的時間限制要求,必須要具備相當的 的 「 情緒組合 」 畫面,貼入學生的腦海中,藉以影響他等一下再唱一遍時腦中所要播放
執行速度,而且需要同時具備相當的精準度。而這樣的「速度」與「精準度」,恐怕以 的影片,然後再藉由他自己腦中的影片,直接去影響他的情緒,以及他的唱法、口氣、
下這兩個層面上,最好都要能夠達到: 想法 ... 等等。而這整個過程,也是必須要再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如果這一段歌曲的部
份其實總長度只有 15 秒鐘,那我就是要在 15 秒內,從他開始口唱到這段唱完,就是
1. 對別人情緒畫面的掌握,要既快又準。 15 秒的時間內要完成上述所有的 「 情緒貼入法 」 相關操作步驟。而且這樣一次的操作,
當我們面對別人時,如何從他的口氣、表情、肢體、…等,細節推測他的可能狀態,或 如果當他再唱一次以後,假設反而唱得太過溫柔,原來應該有的張力不夠之外,張力太
由他話語所使用的字眼,拼貼出他心中情緒的畫面組合,就像我用 「 驚悚電影預告片 」 弱也容易產生音準偏低的現象,於是再一次的 15 秒,我就必須再次重複整個地對於他,
組合出了學生心中的情緒狀態,也得到他的認同,那就表示我猜得很準,而且將我所猜 以及對於我自己有關於情緒貼入法所有比對、架構、拼貼 ... 等,所有的步驟。
測的翻譯成畫面結構,也翻譯得很準,才能達成這個結果。如果我猜是猜到了他的情緒,
但我無法立刻架構出來 「 驚悚電影的預告片 」 這樣的畫面與結構,那也就無法得到他對
這個畫面的確認,那這樣,就無法繼續往下去進行 「 重新剪接 」 的後面步驟了。所以除
了自己感覺到了他的心思,還得將他的心思用他能理解的畫面,拼貼 「 架構 」 出來,以
提供他做為確認,成為我們猜測之後,繼續往下溝通的重要的第一步依據。
138 │ 情緒貼入法 情緒貼入法 │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