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情境貼入法1-全1_Flat
P. 86
需,我們不能只記得幾小時內的資訊,這樣我們就啥是事也做不成,也不可能去學會任
何事情了,所以像這樣 「 短暫地激發 」 產生的記憶,必須被 「 更多次地重複激發 」,達
到一定的基本次數,那我們的腦神經才會認為 「 一直重複發生,看來是有點重要的 」,
這時才會將 「 某一時間內不停一直反覆被激發 」 的神經迴路,登錄成更具體的身份,就
是 「 短期記憶 」。通常 「 短期記憶 」 約可以提供我們記憶的能力,從幾天到約略 2~3 年
以內不等,但這前提是這組迴路的激發要在正確的環境下被固定一直重複激發長達最少
幾個月,才能被進一步登錄成 「 短期記憶 」,例如我們新學了 「 新聞 」 這個名詞,接著
就會在隨堂抽考中出現,考了三個月後期第一次段考又考,然後一樣的內容還要再繼續
複習,然後半年後才又期中考再考一次,然後一學年後又出現在期末考的試題中,然後
在生活中也一直會遇到 「 新聞 」 二字,「 新聞 」 這一個原本是不認識的詞彙,就是必須
要一直經過這樣反反覆覆,在某一固定的時間內被不停地重複 「 激發 」,於是我們終於
有點會寫,會用,也才能開始理解,並記得這個詞彙的大致意涵。所以要一直觸發固定
的資訊達幾個月以上,才能讓訊息初步地進入大腦皮質。
但很明顯這樣還是不足夠的,因為如果我們只記得兩年內的事情,那是無法生活的,
忘了結過婚,忘了自己畢業了,也忘了學過的語言,也忘記自己出過國….,我想這絕
還是對行不通的。所以接下來如果想要把 「 短期記憶 」 繼續推進,成功變身成為 「 長期
記憶 」,也就是可以提供我們資訊記憶達幾年甚至是數十年之久,那就必須仰賴繼續重
複地激發 ( 也就是所謂的 " 複習 " 與 " 練習 "),目前資料顯示,是必須達到是持續約 3
年以上的固定激發,才能有機會將某一組資訊推進到 「 長期記憶 」 的身份。當我們的新
資訊進入長期記憶以後,就比較可以成為腦中更為固定一點的 「 模組 」,所以要造成模
組也是需要資訊一步步的被 「 強化 」,進而才能 「固化」,這樣的歷程就是我們所謂的
「學習 」+「練習」=「學會」,所以為什麼學習事物一定會牽涉到 「 重複練習 」,也一定
會需要時間,或者對的環境為何對於學習至關重要,也是因為環境中如果不停地重複可
以對薪資激發刺激,必然能幫助資訊被 「 強化 」 並 「 固化 」,「 耳濡目染 」 之所以是大
家都接受的基本道理,我想腦部對記憶的運作順序應該就是原因了。 《情貼法 -1 圖 032》
86 │ 情緒貼入法 情緒貼入法 │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