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情境貼入法1-全1_Flat
P. 88

事件記憶 (Episodic memory)


                當我們親身經歷了一些事情,這些經歷常常可以留下比上課的課本內容、或看電影、                                         「 專心 」 的話,是否應該不能去注意到這麼多的 「 雜訊 」 ?傳統的專心概念,似乎都是
          看書上故事…,都更深的記憶,我則喜歡形容那就是我們的 「 第一手經驗 」,不是聽報                                           把所有的 「 雜訊 」 去除,不要有其他的念頭來分化我們對單一事件的學習,但我在求學
          紙轉述的事件,也不是憑空幻想出來的,而是我們人在那個現場,聽著當時的聲音,感                                              時期其實就有發現,我在人聲吵雜的速食餐廳讀的書,卻常常會比在寂靜無聲的 K 書
          受著當時的氣氛、空氣味道、體會著別人當時的情緒、他們談論的聲音、還有午夜飄下                                              中心讀的書,還要記得牢,因為我發現我的腦子會連同當時速食餐廳裡發生的事情,一
          的冷冷雨絲….,當我們回憶這樣的經歷,通常就是用 「 事件記憶 」 的身份被儲存下來                                          併加進去我的記憶,但這樣反而是讓我將所讀的內容不只是文字,而是交織成某一天

          的資訊,這 「 一組資訊 」 裡面,同時也包括當時我們自己的心跳、血壓狀況,還有當時                                          的「經歷」,使得我更容易記得,導致我即使到現在,也還是常常利用這樣的現像,如
          我們自己在想些甚麼、是甚麼感覺…. 等,所有被觸發的感知面向,如果當時對我們所                                             果我要閱讀比較艱深的資料,或者比較有時間急迫性要讀完,或要閱讀厚厚一疊、有使
          激發的各種「感知」越多,有觸覺的、視覺的、嗅覺的、聽覺的、有思考、有情緒、….,                                            用壓力的書面資訊時 ( 例如報表、企畫案、…. 等等 ),我都會很在意閱讀的環境,我會

          像這樣在當時共同觸發的感知面向越廣,我們也就會越覺得這件事 「 記得很清楚 」 也                                           挑選讓我比較 「 有感覺的 」 地方,例如海邊,例如裝潢是我喜歡的風格,沙發的大小是
          「 不容易忘記 」,日後重新想起時也越容易 「 有很多感觸 」,像這樣的 「 第一手經驗 」,                                     我喜歡的、落地窗街景是我喜歡的、或者採光的方式是我喜歡的…. 等,的地方,來進
          其實也更容易被我們的大腦運用各種 「 關鍵資料 」,而將它們整個順利地提取出來,很                                           行我的閱讀,有時會有取餐的學生,有時會有選蛋糕的女孩,或有個拖著行李經過的男
          容易回想起來,也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去交叉聯想到。這種記憶是我個人認為最具威力                                               士…通常我會因為這些,常常讓我可以 「 大腦被小小打擾 」 一下,這些其他的 「 雜訊 」,
          的,如果我們在課本上看過一個偉人,和哪天我們真的親眼看見過一位偉人,那種記憶                                              真的就會連同我在閱讀的艱深資料一起變成一場經歷,所以總是可以只看一遍就能有所

          的深度,與對我們的影響力度恐怕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就是為什麼 「 親眼所見 」 或 「 真                                        理解,也很容易就能得著裡面的重點,我想這或許也就是 「 有更多的感知狀況一起 」 之
          實事件 」 會使人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在海報上、電視上看過一位明星,跟一但這位                                             後,會比較能 「 登錄 」 成為 「 事件記憶 」,就更容易記得牢了。所以尋找一個自己能打
          明星出現在面前跟我們說了一聲 「Hello」,我們總會更記得那短短的 Hello,因為這句                                       開各種感受系統的地方,或者創造一個自己有感覺的地方,來進行資料的閱讀或者學

          「Hello」 的記憶,是還涵蓋我們自己的心跳加快、他身上的香味、當天光線從右邊投射                                          習,也許真的可以把閱讀與學習的情緒,一併藉由 「 事件記憶 」 的方式, 登錄成牢靠
          到他的頭髮的折射、還有周邊大家的尖叫、耳語、外加自己的手足無措….,這所有的                                              的記憶,所以 「 有好情緒 」 的專心學習,說不定可以跟 「 冷靜無情緒 」 的專心學習,一
          感知與身體的反應,就會造成了一整個 「 事件記憶 」,而這個記憶是最能自己再次強烈                                           樣的有效。
          地回憶,包括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手腳碰觸到的、鼻子嗅聞到的….,所有資料
          記錄 ( 也稱為 " 外顯記憶 "),更包括我們自己的心跳加快、血壓升高、手心冒汗…,這                                        工作記憶 (Working memory)

          些生理,與心理情緒變化的所有身體記憶 ( 也稱為 " 內隱記憶 "),都會一併取出,這種
          記憶是最容易讓歌手、演員進入狀況的記憶,也是最容易 「 有感覺 」 的資料。                                                  另外有一種記憶的模式也想和大家稍微聊一下,那就是 「 工作記憶 」,乍看之下 「 工
                                                                                              作記憶 」 和 「 照片式記憶 」 似乎很像,一樣也是提供我們幾分鐘到幾小時內的記憶,但

                這其實對我而言,某種程度挑戰了我對傳統 「 專心 」 概念的認知,因為如果是完全                                      其中的不同點是,「 照片式記憶 」 比較不牽涉到 「 思考與推理 」 的大腦主動工作模式,

       88   │ 情緒貼入法                                                                                                                                      情緒貼入法 │  89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