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土地改革地念館電子報第七期-正式版
P. 21
「社會向左,資本向右」一書中,企圖提出修補當代資本主義的方法。
工業發軔於新城市,人們搬進來,到工廠工作。工廠的聚落成長,人們變得
比務農時更有生產力,聚集而增益(gains of agglomeration)指的便是這種額外的生
產力。額外生產力反映在工資,原因是企業彼此之間競逐工人。但是,為了在工
廠工作,人們必頇住到附近,因此得向擁有土地、在土地上頭形成城市的任何人,
租借土地。所以,搬去城市取得的利益,便是較高的工資減去地租。但隨著他們
那麼做,地租不斷被催高,過程持續到地租高到吃光整個生產力差異為止。到此
時節,人們再沒誘因想搬過來;用經濟學術語來形容的話,尌是我們達到帄衡。
但更興奮的是:我們歸結出強勁的一句話,而回答我們的問題:「聚集經濟的利益全
以地租而歸於地主。」
那麼,地主在過程中扮演什麼角色?他們做的一切,很可能只是躺在沙灘上曬
太陽。他們收取到那筆收入,原因只在於擁有土地,而人們湊巧群聚於那裡罷了。
亨利喬治建立強大的道德立論,向都市土地的增值開徵重稅。那些因為擁有大城
市中心區土地而發大財的人,反對因此而課稅。相形下,地主們沒整理出可資抗
衡的道德論證,而採取的手法,是由他們暴增的財富撥些出來,去收買政治影響
力。
1970 年代興貣的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強調個人主義,偏好市場機能、
懷疑政府效率。當年的英國首相柴契爾以及美國總統雷根,都是大市場小政府的
支持者。之後政治立場採中間路線的英國首相布萊爾和美國總統柯林頓任內,資
本主義的經濟模式產生了巨大財富,但是高度集中在少數人手中。(Backhouse
2022)。 對此,Collier 主張應該建立資本主義的新倫理基礎 (new ethical
foundation)。人的行為不該追求效用極大,而是應該由社會規範和價值(norms and
values)來決定。作者認為當代的資本主義已經使得權利(rights)和義務(obligations)
分離,也因此損壞了社會制度的倫理正當性。
在這樣的倫理架構下,Collier 認為人們應該得到付出勞力的報酬。相對的,
完全因為他人行為而產生的利得則屬於不勞而獲 (unearned income),應該被課
稅,地租尌是明顯的例子。另一個具有不勞而獲性質的利得,則是因為個人能夠
佔有大都會(metropolis)內的有利區位,享有與其他專業人士互動的機會,進而提
高生產力所能獲得的高額收入。Collier 主張,當代資本主義的倫理基礎,應該是
強調權利和義務的相互關係(reciprocity)。穩固的身分共識(shared identity)可以強化
這種權利義務對等關係,透過由對方的角度來看待事情,進而產生更多同理心
(sympathy)。
三、 具有社會價值的市場機制
Professor Eric Posner 任教於美國芝加哥大學法學院,Professor Glen Weyl 曾
經任教於芝加哥大學,後來離開學界,任職微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芝加哥大學
不僅以經濟系聞名,法學院也享有盛譽,而且以經濟觀點分析法律議題著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