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土地改革地念館電子報第七期-正式版
P. 20
由兩本近作看喬治主義 (Georgism) 的重現
林子欽
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 教授兼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
一、 亨利喬治背景與立場
亨利·喬治(Henry George, 1839 年 9 月 2 日-1897 年 10 月 29 日),美國經濟
學家、政客、土地制度改革運動人物。喬治創立的土地改革制度和經濟意識形態
常被稱為喬治主義。喬治認為,土地價值稅是最道德和最高效的稅:土地不由任
何人創立,是社會共有的公共財產,因而土地稅是最道德的稅;而土地的供給是
恆定的,因此對它收稅不會有影響土地生產力或產生無謂消耗等問題,所以土地
稅也是最高效的。喬治 12 歲輟學,在「印度」號商船上當水手,19 歲前往加州淘
金,進入《舊金山時報》當排字工人。1879 年因《進步與貧困》一書聲名大噪,
孫中山對其頗為贊譽:「美人有卓爾基亨利(Henry George)者,……曾著一書,
名為進步與貧窮, 其意以為世界愈文明,人類愈貧困,著於經濟學分配之不當,
主張土地公有。其說風行一時,為各國學者所贊同,其闡發地稅法之理由,尤其
為 精 確 , 遂 發 生 單 稅 社 會 主 義 一 說 。 」 ( 維 基 百 科 , 自 由 的 百 科 全 書
https://zh.wikipedia.org/zh-tw/亨利·喬治)
亨利喬治的學說影響了孫中山的民生主義,具體展現在帄均地權理論,揭櫫
地盡其利以及地利共享原則。台灣特有的土地稅制,尌是達成前述理想的具體政
策工具。雖然有這段歷史,隨著生產要素報酬理論的演變,土地、資本和勞動被
視為具有相同性質而無需特別區分。或許因為這樣,亨利喬治的相關學說已經鮮
少出現在經濟學教科書中。亨利喬治學說也往往被視為古典學派的塵灰,不足以
登大雅之堂,更難以被用來支持政策論述。
有趣的是,最近兩本由主流經濟學家執筆的書籍,在對於當代資本主義和市場
機制提出批判和修正時,卻都引用了亨利喬治當年的想法,而且大加讚揚。多年來
被視為可有可無的教科書題材,卻成為修補資本主義缺陷的解方,至少是藥方的其
中一味。
二、 全民共享土地增值
Professor Collier 學術背景為經濟學,目前任教於英國牛津大布拉瓦尼克政府
學院(Blavatnik School of Government),長期研究經濟發展以及都市化問題。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