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土地改革紀念館-電子報第二期20201215
P. 14

五、       結論

                     台灣的農業發展從過去以農業生產為主體的發展模式,之後受到整體經濟結構的

                改變與加入 WTO 的影響,逐漸轉化成多角化的農業經營模式。農地不再只有生產功能,
                並且兼具生活與生態等功能。後續雖有國土計畫的推動,然而農地利用相關法令,並

                未隨之修正,農地規劃也並未隨著農業發展功能分區的法治化而真正的受到重視。在

                都市計畫區內的農業區,美其名為都市發展的儲備用地,事實上多為其他土地使用分
                區(住宅、工業、商業、公共設施等)劃設之後的剩餘土地,並未真正考量農業發展

                及其和其他分區之相容性。而在非都市土地區,由於土地使用管制屬於一消極的管制
                措施,因此對於管制項目中的相容性並未真正的討論,易造成各土地使用間之相容性

                衝突,再加上地方政府常以各種重大經建計畫的理由,大量的變更農地,造成農地污

                染或農地總量的流失。過去的農地資源規劃在整體國土資源中常常被邊緣化,無法回
                應現行的農地需求,更沒有如實的考量農地在糧食供應與其他土地使用之間的關係,

                造成許多糧食自給率的爭論以及農地污染的問題。建議應以國土資源總體規劃的角度
                來考量農地規劃,同時把經濟因素以及糧食自給率等因素考量進去,將農地資源的管

                理納入整體空間發展的策略項目中,如此一來,農地資源才能真正的有效利用。對於
                攸關農業生產相關的農民生活環境,國土計畫下之農村地區整體規劃,也應該儘速的

                推動,明訂其規劃範圍與操作內涵。由於鄉村地區不同於都市地區,各地在產業與周

                邊環境差異極大,又各自擁有在地之生活形態,不宜給予過多制式的限制,造成自明
                性不足,如何拿捏其中的分寸,實有賴更多的實驗與討論。

                參考文獻
                1.  Bergstrom J. C.(2005) Postproductivism and changing rural land use values and

                   preferences. Land Use Problems and Conflicts. Stephan J. Goetz, James S. Shortle, John
                   C. Berstrom (ed). USA and Canada: Routledge
                2.  De Groot, R. S. Hein, L (2007) Concept and valuation of landscape functions at different
                   scales. 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Verlag.

                3.  Jongeneel and Slangen. (2004). Multifuntionality in the Agriculture and the Contestable
                   Public Domain. In: F.M. Brouwer (ed), Sustaining Agriculture and Rual Economy:
                   Governance, Policy, and Multifunctionality. Edward Elger: Cheltenham.
                4.  NorthC.D. (1990).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s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  方怡茹  (2008)。我國農民對農地功能與價值認知研究-鄉村類型化差異比較。碩士
                   論文  (頁  117).  台北:  台北大學。
                6.  李承嘉、廖麗敏、陳怡婷、王玉真、藍逸之(2008)。多功能農業體制下的農地功能

                   與利用方案選擇。台灣土地研究,2 (12)。




                                                                                                 13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