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yooth
P. 47

▲ 一場血腥場景,講述白色恐怖的壓迫與無奈 ▲ 張老師臨死前與魏仲廷的最後一段談話


        劇情感受上,本片好壞參半,以不同角度去觀 片使白色恐怖淪為背景,且掌權方處於被動狀

        賞,或許能得到不同想法與結論。                                                     態,魔王教官白國鋒幾乎淪為 NPC 角色,反

                                                                            倒是因為主角間的告密及互相銃康才造成最後

        本片提高政治性,導演企圖讓電影重點更聚焦 的結果,讓後來的「致自由」三個字顯得十分

        在白色恐怖時期的壓迫自由和非人道侵犯, 突兀。


        但可惜整部片仍以愛為主軸。感性來說,它帶

        出其時代背景的政治迫害,並以小人物的遺憾 簡言之,《返校》絕對是一部好國片,感動台

        帶出大時代的悲劇,這樣的手法讓電影依然擁 灣電影在技術層面上的進步,也感謝導演願意

        有恐懼的元素但不會讓人感到過多的壓迫感; 將曾經台灣的悲傷故事講出來。劇情上感情線

        但反之,站在歷史角度觀賞,整篇故事變成了 營造得相當成功,讓觀眾被劇情中人物的情感

        戒嚴下的小情小愛,是因人性的惡帶向悲劇結 羈絆所牽連著;但若能讓白色恐怖的氛圍更壓

        尾,而減弱白色恐怖帶來的悲傷洪流。                                                   抑,呈現出戒嚴時期政府的無孔不入,再將劇


                                                                            本中的深度加深,而非一群人做出愚蠢決定導

        再論時代背景,雖導演想聚焦在戒嚴時期,在 致悲劇,甚至是分幕節奏不要那麼跳 tone,

        表達白色恐怖的壓迫時並沒有去特別的強調, 相信這部電影還可以更好。

        絕大部分都是在校園場景利用象徵,只有讓觀

        眾看到小部分的人受到不人道對待;或許對 ”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或許唯有當

        於了解那個時空歷史的人,這樣已足夠帶來悲 我們真的去了解白色恐怖這段歷史,才能徹底

        傷。但對於期待看到更明顯壓迫的人來說,本 了解張老師最後的「致自由」真正的涵義。


                                                                                                                          多多 少博 筆




























        ▲ 以頭戴布袋象徵戒嚴時期的虐殺                                                    ▲ 或許最能表現壓迫之恐怖就只有這幕畫面了


                                                                                                                                               46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