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論語愛(完整版)_Neat
P. 123
『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澳篇》
(1)治骨叫切
(2)治象牙叫磋
(3)治玉叫琢
(4)治石叫磨
此謂非加切磋琢磨,則四者都不能成器,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切磋琢磨』作
學問的工夫,需精益求精,君子學以致其道。
孔子見子貢能舉一反三,以詩喻意,切中精要, 教諭相通吧! 貧困潦倒
是逆境「逆境堅定立,風雨生信心」是生活的基本抱負。富貴利達是順境「不
淫真君子,不驕方好漢」是生命的熱愛情懷,兩者皆是人生的考驗,前者易怨
天尤人,後者易入淫奢失態。貧富本無罪,是處之者的生命理念與態度。孔子
提供了「安貧樂道」、「富而好禮」為世人楷模。 子貢素其理而保其德者,老
師點化後,腦力激盪,繼引《詩經》為證,『切磋琢磨』的默契,「告諸往而
知來者」一語,那份師生喜悅之情,不禁令人莞爾。
作學問的要義與真諦,就是要『好學』做到了「居不求安,食不求飽~孔
子好學的生活習慣」再加上「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子夏好學的生命態
度」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
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
矣。」(3.8)學道、進學就能「聞一知十」、「舉一反三」,了悟「道」的根
本處,正是朱熹的「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泉活水來」。
《論語愛》(108)每天五分鐘 2019/9/16
子曰:「人而不仁(無仁心),如禮(禮節)何(「奈何」)?人而不
仁,如樂(樂律音調與和諧)何?」(3.3)
孔子言仁為禮樂之本,孔子敬重禮樂,禮樂的本質當發自內心的仁德,
仁德既失,則虛有其表,還有什麼意義呢?禮主敬,樂主和,內敬外和,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