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1 - 論語愛(完整版)_Neat
P. 161

中國崇尚權威的文化氛圍中,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名言中,,有一些話


               被人刻意或無知地曲解,背離了話語者本身的意旨與初衷「以德抱怨」的

               後邊還跟著「以德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西方聖經「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東方佛家「我不入地獄,誰入地

               獄?」各家立論不同,各人見解大異其趣。





                   春秋時代的文章,沒有標點符號,後人要研讀那時侯的文章,要再

               經過一個「句斷」的過程,即是根據上下文意思,自己在句子的適當地方

               加上標點和停頓,這樣才能得出一句句意通順而連貫的話。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論語•秦伯》。比方說現在這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子中間

               的「句斷」產生了異義。這句話較正確的是「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

               於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不亦是「有教無類」的本意

               乎!







               《論語愛》(143)每天五分鐘 2019/10/21

               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如箭一般耿直)。邦無道,如矢。君

               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如紙之捲藏於

               懷)。」(15.6)







                 史魚:衛大夫。名鰍,字子魚,故稱史魚。衛靈公不用蘧伯玉,而任彌

               子瑕(其人美豐姿,為靈公的男侍),史魚自殺以屍諫,故孔子稱其直。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