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4 - 論語愛(完整版)_Neat
P. 234
孔子讚美顏回能安貧樂道「賢哉,回也!賢哉,回也!」與「禹吾無間然
矣,,禹吾無間然矣。」(8.21)前後兩次,不也教諭我們,多道人之善,讚
美也是養心修德之道。
反過來說,「巧言」與「利口」逞一時之快,殃及無辜,傷人害己,時有所
聞所見,孔子前後兩次的讚美,蘊藏著深思熟慮,明辨是非與毀譽。
(1)「巧言令色,鮮矣仁。」
(17.17)
(2) 子曰:「惡利口之覆邦家者。」(17.18)
(3)子曰:「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17.24)
好逸惡勞、離苦得樂,是常人之所欲求的生活;富貴則樂、貧賤則憂,
是人之常情;顏回賢德,熱愛人生真理,才能抵抗富貴的誘惑、安於貧賤的痛
苦《論語》教諭我們「食不求飽,居不求安。」讓腦子靈光與肢體靈活,以敏
於事而慎於言,進而「就有道而正焉。」養成好學不倦的習性才是正道。
(1)「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人生常態。
(2)「貧而無諂,富而無驕」~生活品質。
(3)「貧而樂,富而好禮。」~生命態度。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
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也。」事實證明
像顏回,雖屈居陋巷,只要他心存仁義,便不會被貧賤所苦;這便是修持的功
夫所在。蓋顏回所樂的是道,是人生真理的探求及對性理心法的體悟,自然比
別人心胸開闊,比別人看的遠,當然也就能樂道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