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8 - 論語愛(完整版)_Neat
P. 238

《論語愛》(215)每天五分鐘 2020/1/1


                       司馬牛問「君子」(有道德修養的人)。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
               「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矣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12.4)





                         這章是接著上章~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
               「斯言也訒,其謂之仁矣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12.3)

                       前章「其言也訒」和本章「不憂不懼」孔子對司馬牛講完第一次以後,司

               馬牛都再講一遍,反映出他的疑慮不決,憂柔寡斷的憂懼性格,人無信不立,

               己立立人,孔安國說:「牛兄桓魋將為亂。牛自宋來學,常憂懼,故孔子解

               之。」後來的注釋家也都遵循這條路線來當成背景。不過,我覺得還要看說話
               的對象和場景,不可一概而論,特別是君子也是有「憂」有「懼」的。





                      孔子說「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9.28)孔子跟司馬牛只談到

               「仁」和「勇」,沒提到「知」。孔子在(14.30)中再提這三項「君子之
               道」,還謙稱說自己沒做到,意有所指「仁」最難以領軍,「其言也訒」和

               「不憂不懼」更有此意味。



                      「君子憂道不憂貧」(〈15.32〉)與孔子的「四憂」:「德之不脩,學之不

               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7.3)




                       「不憂不懼」幾乎就是「君子坦蕩蕩」相對於小人「長戚戚」

               (〈7.37〉)。《淮南子》〈謬稱訓 1〉也將君子和小人之「懼」對比:「君子懼

               失仁義,小人懼失利。觀其所懼,知各殊矣!」

               《荀子》〈子道 7〉與《說苑》〈雜言 26〉和《孔子家語》〈在厄 2〉都有,
               子路問於孔子曰:「君子亦有憂乎?」子曰:「無也。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