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2 - 論語愛(完整版)_Neat
P. 242

《論語》「仁者愛人」。愛人者,就不會害人,孔子力求有利於人,幫助

               別人,全心全意為別人服務,沒有自私自利的心。做好事的時候,真正放下自

               私自利,放下貪瞋痴慢疑,『仁者不憂』領隊,是用心為主,比『知者不惑』

               領導,是用腦為主,還難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環境與境界,也算是念頭變現出來

               的。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了,那就少憂慮、恐懼,自然就做到不憂、不懼。

               《般若心經》「無罣礙故,無有恐怖」無罣礙是仁者不憂;無有恐怖是勇者不

               懼。「依般若波羅蜜多故」是知者不惑。般若波羅蜜多是梵文,就是智慧。






                  智、仁、勇三達德,三而一、一而三。是仁者,必是智者,更是勇者。沒

               有仁和智之勇,只是匹夫之勇。
                  「道」,是說的意思。子貢不說假話,孔子也不說假話,都從自己境界上

               來看。孔子認為自己沒做到,是境界高,就是標準高;子貢標準比孔子低,子貢

               認為孔子已經做到了,都是說實話。



                 《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講出來的不是真道、不是常
               道。道是說不出來的,想都想不到,眼耳鼻舌身意,沒辦法去緣到,去接觸到;

               連意念都想不到,但是它又存在,它就是宇宙的本體。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道生一,一生二,二

               生三,三生萬物」。看不見、摸不著、想都想不到的東西,這叫形而上,很抽
               象,難以琢磨。聖人教我們志於道,教我們立志求道、悟道、證道。證道就是

               融入了、回歸了宇宙的本體。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