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論語愛(完整版)_Neat
P. 31

前 篇 「 剛 、 毅 、 木 、 訥 」 近 仁德 , 此 章 「 克 、 伐 、 怨 、 欲 」 ,

               至於 是 不是 「 仁德 」 , 於 論語 中 只是 比較 下 的『 著力 點』 ,表象 意義 較

               大 .. , 實地 裏 的 「 近 」與「遠」之『中道』更具生活實踐過程,當中最重要

               的方向與步調,中國 字 諸如『 恥 』、 『遠 』…… 等 意義 變化 很大 , 如 子路

               篇 第十 六章「『 遠 』者 來 」, 與 顏淵 篇 第六 章 「 可謂『 遠』 也 已
               矣 。 」 ,及 衛靈公 篇 第十 二章之「 人 無『 遠』慮 」 等 , 與『 遠 』小人 ,

               『 遠』 仁德 皆大 異 ; 同樣 地 , 此 章 之 「 爲 仁 」 、 「 爲難 」 亦不 只是

               「 是 仁 」 、 「 是 難 」 , 而是 「 作爲 」 、 「 行爲 」 、 「 行動 」 的 化身 ,

               鼓勵 學者 勇於 行 , 而不 要 落在 「 名利 」 、 「 五穀 俸祿 」 之 囿 , 更 不要

               被 「 邦 有道 」 「 邦 無 道 」 所 拘限 。


                         心 之 耳 爲恥 , 應從 心 之 「 克 、 伐 、 怨 、 欲 」 清除 爲宜 , 少一分

               「 恥 」 , 則 多一分 「 仁 」 意 , 人 之 言行 舉止 必 形 於 音 , 音 之 入耳 , 亦如

               心 之 連 耳 , 恥 之 有無 明 矣 。





               《論語愛》(17)每天五分鐘 2019/6/16


                      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問「子西」。曰:「彼哉彼哉!」問
               「管仲」。曰:「人也,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

               (14.10)

                        《宋史.曹彬 列傳》 曹彬 性 仁 敬 和 厚 , 在 朝廷 未嘗 忤 旨 , 亦 未嘗 言

               失 。 伐 二 國 , 秋毫 無所 取 。 位 兼 將 相 , 不 以 等 威 自 異 。 遇 士 ˊ 心 引

               車 避 之 。 不 名 下吏 , 每 白 事 , 必 冠 而後 見 、 居官 , 奉天 、 給 宗族 , 無餘
               積 , 平 蜀 回 , 太祖 從容 問 官吏 善 否 , 對 曰 : 「 軍政 之外 , 非 臣 所 聞

               也 。 」 固 問 之 , 唯 薦 隨軍 轉運 使 沈倫廉謹 可 任 。 爲 帥 知 徐州 日 「有吏

               犯罪 , 旣 具 案 ,年後 杖 之 . 人莫知其 故 . 彬 曰:「 吾聞 此 人 新 娶 婦 , 若 杖

               之 , 其 舅姑 必 以 婦 爲不 利 , 而 朝夕 笞 詈 之 , - 使 不能 自存 。 吾 故 緩 其事 ,

               然 法 亦 未嘗屈 焉 。 」 北 征 之 失 律 也 , 趙昌 言 表 請 行軍 法 。 及 昌言 自

               延安 還 , 被 劾 , 不得 入 見 。 彬 在 宥 府 , 爲 請 於 上 , 乃 許 朝 謁 。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