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5 - 論語愛
P. 125
(7)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
立也與?」(17.10)
《論語愛》(110)每天五分鐘 2019/9/18
子語魯大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開始演奏),翕如也;從之,純如
也,繳如也,繹如也,以成。」(3.23)
1、「始作,翕如也」。「翕」是鳥合起雙翼,準備飛翔的樣子。猶如音
樂剛開始演奏,全體靜下來,專注而莊重的演奏起樂曲。
2、「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從」是放縱,讓音樂
開展起來。也和吟詩一樣,第一個字不入韻,到了第二個字,就合著韻展開一
般。
(1)「純」是純一不雜,比喻各種樂器演奏時,都和著同一個調,和諧不夾
雜。
(2)「皦」原來是指玉石潔白,這裡比喻樂曲的音節分明,各個樂器的音雖然
不同,但個個清楚而明白。
(3)「繹」是抽絲,樂曲進行就像抽絲一般,越抽越長,綿綿不斷,到了結
束,尾聲演奏完了,尚有餘音裊裊,經久環繞。
魯國樂師有大師、小師的分別。孔子周遊列國,最後回到魯國,訂定禮樂,
音樂才回歸中正。孔子回魯之後,和魯大師談論音樂的情形。禮樂的演變,是
先有了樂,才產生禮。人有七情:喜、怒、 哀、懼、愛、惡、欲,沒有加以節
制一點,就會大亂。七情的根本是「愛」,貪愛產生,六情就跟著發生,音樂
在無形之中,調和七情,心中重歸中正平和,必可避免不少冤枉失控的事發
生。 平時要慎選典雅中正的樂曲,涵養其中,遇到情緒煩動時,才能發揮調和
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