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5 - 論語愛
P. 145

「仁者安仁」亦是指仁者在「仁」的境界中不動不變;「知者利仁」知者在

               「仁」的境界中常動常變,「仁」為體不動,「知」為用常動。「仁者」注重

               不變,「知者」注重變動,不變為「安」,變動為「利」。總之,「仁者」,

               「知者」都是得道者,「安仁」,「利仁」都是得道後的行道行為,即作為得

               道者亦不會離開「仁」。




               《論語愛》(130)每天五分鐘 2019/10/8

               子曰:「禮云禮云(禮節、禮貌)!玉帛(貴重之物)云乎哉(就可以了

               嗎)!樂云樂云(音樂的本質)!鍾鼓(敲鐘打鼓)云乎哉(就算數了

               嗎?)!」(17.11)


                        禮節與禮貌,不單指送人貴重的禮物。音樂與樂器,要求的是心情和諧。

               禮所重的是尊敬與禮讓,送禮物是表達內心敬意的一種形式;送了貴重物品沒

               有一點敬意,不能算是盡禮了。音樂調和心情,讓情緒和諧,只是敲敲鐘、打

               打鼓,不能算是音樂啊!禮與樂,是古代聖人治國平天下的工具,也是為人處

               事之本。


                            程子曰:「禮只是一個序,樂只是一個和。只此兩字,含蓄多少義理。

               天下無一物無禮樂。且如置此兩椅,一不正,便是無序。無序便乖,乖便不

               和。又如盜賊至為不道,然亦有禮樂。蓋必有總屬,必相聽順,乃能為盜。不

               然,則叛亂無統,不能一日相聚而為盜也。禮樂無處無之,學者須要識得。」
               敬重,並且獻上玉帛,才是禮。和諧,用樂器抒發出來,就是 樂。敬與和是

               本,玉帛和鐘鼓是末,丟了根本而專門從事末,哪是禮樂呢?禮是秩序,樂是

               和諧。蘊含著多少義理啊。天下事物皆有禮樂。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