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9 - 論語愛
P. 219

卻青春虛度、自甘墮落,不但不求長進,還作惡多端,直到四十歲了還不知悔
               改。



                  人生四十為顛峰期,若尚不知修養身心,不知及時遷善,則自治已難,何能

               兼善天下呢?故知日日檢點自己,時時去惡就善,方能使德日進,真理愈明,

               進德修業者當以此自勉之。






               《論語愛》(202)每天五分鐘 2019/12/19

                      子貢曰:「紂(商代亡國君主,名受辛,暴虐無道,諡紂,故稱商紂。按

               諡法:「殘忍捐義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不一定像傳說的這樣),之甚

               也。是以,君子惡(惡音物,憎厭)居下流(江河的末端,眾留所歸),天下
               之惡(惡音鄂,壞事),皆歸(聚集)焉。」(19.20)





                      子貢假商紂王之無道,勸誡人們不要做壞人、壞事,否則將不免成為一切

               壞名聲集中的目標。子貢並引後人因為痛恨商紂的殘暴為例,即使並非他的惡
               行,也一概歸之於紂,好像他是一個萬惡的罪魁。所以子貢首先說明:「紂之

               不善,不如是之甚也。」只因為人的心裡,往往好把一切惡名加在某一個大壞

               人身上,成為眾惡所歸。江河的下流是上游所有污穢流聚的地方,人做了壞

               事,就像身居下流一樣,也將成為眾惡所歸。一個君子怎能不惡居下流而力爭

               上游呢?




               《論語愛》(203)每天五分鐘 2019/12/20

                       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尊崇五種


               美事),屏四惡(屏除四種惡事),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

               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惠民而不耗費財力);勞而不怨(勞民而不招

               民怨);欲而不貪(有欲而非自私之貪);泰而不驕(心中安泰而不驕傲);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