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4 - 論語愛
P. 214

教人向善、慈悲普度等,都包涵了成人之美的思想境界。廣結善緣,從善如
               流,擇善而從,都顯現成人之美的精神。

               唐太宗李世民開創“貞觀之治”,成功的主要原因在於用人:

               第一,不妒忌有才能的人,看到別人的才能,好像就是自己的才能;

               第二,用人所長,避免其短;

               第三,敬重賢良,原諒犯錯誤的人;
               第四,褒獎正直,從不黜責出去一人。

               都展現出聖王明君的仁愛和包容的胸懷。



                        薦賢舉能,謙虛無私,鮑叔牙推薦管仲。當齊桓公準備拜鮑叔牙為國相

               時,鮑叔牙卻辭謝而推薦了管仲,齊桓公於是拜管仲為相。鮑叔牙的薦賢是出
               於對管仲的了解、敬佩和對齊國的忠誠。齊國有管仲這樣的賢臣,有鮑叔牙這

               樣的薦賢良臣,國家果然得到大治。正是君子成人之美的實踐典範。





                       成人之美,是尊重和關愛,善意的指出他人的缺點;鼎力相助他人的危
               難;成功時不居功自傲,多的想到他人對自己的幫助和感恩。「夫人之相知,

               貴識其天性,因而濟之」,「天性」指上天賦予人的美好德性,因此人們樂於

               為善,樂於為他人著想,促成其善願如願,君子成人之美是回歸人善良的本

               性,天性。「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在稱讚舜帝時所說:「大舜有大焉,

               善與人同,捨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於人
               者。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論語愛》(196)每天五分鐘 2019/12/13


               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脩慝、辨惑?」子曰:「善哉問!先
               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脩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

               其親,非惑與?」(12.21)



               「崇德、脩慝、辨惑」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