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2 - 論語愛
P. 212
然後為學(做學問)?」子曰:「是故惡(音務,討厭)夫佞(有口才會說,
實則強詞奪理)者。」(11.24)
子路為季氏家臣,故保舉子羔(高柴)為費宰。費音閉或肺,春秋魯季氏
食邑,故城在今山東省費縣西南。宰即邑長。
孔子注重求學,並責子路行為的輕妄,孔子認為從政須要才德與經驗,子
羔當時年紀尚小,恐有害大局,故不同意其就仕。子路認為一切實際工作方是
實學,可以一面做官,一面增加學識,孔子糾正子路逞強好辯的缺失,正是
「當頭棒喝」,然子路雖粗率,卻能勇於改過。
(1)子曰:「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
矣!未入於室也!」(11.14)
(2)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
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
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
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
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13.3)
(3)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
知其仁,焉用佞?」(5.5)
(4)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6.14)
(5)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栖栖者與?無乃為佞乎?」孔子曰:「非敢
為佞也,疾固也。」(14.34)
(6)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
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15.10)
(7)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
友善柔,友便佞損矣。」(16.4)
一人之子為仔,三人行 必有我師焉~一個女子為好,兩個女人為佞,三個女人
為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