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6 - 論語愛
P. 216
善惡不能妄定,否則誤人害己多矣;善惡的推敲,有一個反向通則,善者,
一定有不善者嫉妒,而厭恨之,惡人,必為善人所不齒,所不屑。
《論語愛》(198)每天五分鐘 2019/12/1
「眾惡(音物)之(指其人)必察焉;眾好(讀去聲)之,必察焉。」
(15.27)
眾人所討厭的人,我不可隨聲附和,我須仔細考察他是否真是如此。大家都
喜歡這個人,一定要經過謹慎地考察之後,證實果然是個善人,才可以互動。
孔子告誡人,不能盲從,不要以眾人之好惡,不加考察便採信。 流俗有善
惡,人情有厚薄
(1)君子內修而外行,務善行道為己,不為人知,必盡明君子之懷德而好之。
(2)小人內詐而外偽,騖名飾惡,沽名釣譽,偽善假德,必使人知而揚之,必
盡洞小人之虛偽而惡之 。
眾所好惡,未可定決善惡,公論未必能允當,須視流俗人情而定,流俗善,人
情厚,眾所好者,必屬君子之流;流俗惡,人情薄,眾所惡者,必屬小人之
輩。夫子示人欲明善惡,必審察流俗人情所尚,細察心德,明斷真偽,,確定
其人之真情,庶幾無誤也。
《論語愛》(199)每天五分鐘 2019/12/16
子曰:「惡(音務,討厭)紫(紅而帶黑,是間色)之奪朱(大紅,為正
色)也。惡鄭聲(其樂尚淫,即不可用以祭祀)之亂雅樂(周朝的正當音樂)
也。惡利口(顛倒是非的巧言)之覆(傾亡)邦家(國家)者。」(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