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論語愛
P. 52
副 都指揮使 , 天 德軍 節度 。 入 爲 東京 , 連 拜 彰 國 、 保 靜 、 武寧 、 忠武
等 軍 節度使 。 在 禁 舊城 都 巡檢 使 衛 十年 , 未嘗 忤 旨 。
天禧 三年 春 , 以 足 疾 授 河陽 節度使 、 同 平章 事 。 卒 , 年 七十 , 贈 中
書令 , 謚 武 懿 。 璨 起 貴胄 , 以 孝 謹 稱 , 能 自 奮 厲 , 以 世 其 家 , 習 知 韜略 ,
好 讀 左氏 春秋 , 善 撫 士卒 , 兼 著 威 愛 。 雖 輕 財 不逮 其父 , 而 仁 敬 和 厚 ,
亦有 父 風 。 子 儀 , 官至 耀 月 州 觀察 使 曹彬 長子 曹 璨 , 曹 璨 子 曹 儀 , 三
代 相傳 , 也 知 、 也不 欲 、 也 勇 、 也 藝 , 其 離 孔子 之 「 成人 」 標準 也不
遠矣 。
《論語愛》(39)每天五分鐘 2019/7/8
公伯寮愬(念訴)子路於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於公
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
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14.38)
《宋史第二 十四 列 傳》一 論 曰 : 詩 云 : 「 允 也 天子 , 降 予 卿士 , , 實維
阿衡,實左右 商王 。 」 言 有 是 君 則 有 是 臣 , 有 是 臣 則 足以 相 君 也 。
太宗 勵 精 庶 政 , 注意 輔 相 , 以 昉 舊 德 , 亟 加 進 用 ; 繼 擢蒙 正 、 齊賢 , 迭
居 相位 ; 復 進 黃 中 , 俾 參 大 政 。 而 四 臣 者 將 順德 修明 庶 政 , 以致 承平
之 治 , 可謂 君臣 各 盡 其 道 者 矣 。君子 謂李 昉 爲 多 遜 所 毀 而不 校 , , 齊賢
爲 同 列 所 累 而不 言 , 黃 中 多 所 薦 引 而不 有 其 功 , 此 固 人 之 所 期 也 。
而 况 四臣 者皆 賢 宰輔 , 又能 進退 有禮 , 皆以 善終 , 非 盛德君 子 , 其 孰能 與
於 斯 ?
李 昉 、 呂蒙 正 、 張齊賢 、 賈 黃 中 留名 青史 之 「 盛德君子」 是
「 道 之 將 行 也 」 乎 ? 實 是 個人 努力 經營 的 結果 。 李 昉 和 厚多恕 , 不 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