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論語愛
P. 55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
               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16.8)



                      《 左傳 》隱 公元 年 「 多 行 不 義 必 自 斃 。 」 即 天命 之中 , 亦有

               『敬』『畏』之 導向 , 敬而遠之,遠之則不畏,父之遠其子;畏而敬之,敬之

               則不畏而近之。


                        《孟子 》盡心 篇 「 修身 以 俟 之 」 《論語》 「 隱居 以求 其 志 」 , 孔

               子 之 「 行 義 以 達 其道 」(16.11) , 及 「 富貴 之 可求 與 從 吾 所好。」

               (7.10) 《論語》正是 「 戰戰兢兢 」 以 進 或 退 , 好 與 惡。


                      《 孟子》 盡心 篇 「 說 大人 , 則 藐 之 。 」 《孟子 》告 子 篇 「從其大體

               爲 大人 。 」 前 章 言及 友 之 擇交 , 亦深 指 人 之 進 與 退 , 敬畏 盡 在 其間 ,

               從 三 友 、 三 樂 、 三 愆 、 三 戒 、 三畏 , 共 十五 條「 守則 」 , 先 「 甜 」

               後 「 苦 」 , 環 環 相扣 。


                       台語俗諺 「 近 廟 忌 神 」 , 實 是 人 常 在 「 慣 」 性 中 迷失 自己 , 而 在

               不習慣 中 放棄 自 己 , 此 十五 守則 亦 是『 避 凶 趨 福 』而已 矣 。





               《論語愛》(43)每天五分鐘 2019/7/12


                        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17.20)



                         《明 史.儒林 列傳》陳獻 章 , 舉 正統 十二年鄉試,再 上 禮部 , 不 第 。從

               吳 與 弼 講學 。 居 半 載 歸 , 讀書 窮 日夜 不輟 。 築 陽春 臺 , 靜坐其中 , 數 年

               無 戶外 跡 。 久 之 , 復 游 太 學 。 祭酒 刑 讓 試 和 楊 時, 此 日不再 得 詩 一
               篇 , 驚 曰 : 「 龜山 不如 也 。 」 颺言 於 朝 , 以爲 眞 儒,復出, 由 是 名震 京

               師 。 獻 章 之 學 , 以 靜 爲主 , 其 敎 學者 , 但 令 『端 坐 澄心』 , 於『 靜中養出

               端倪』或 勸 之 著述 , 不 答 。 嘗 自 言曰 : 「 吾年二十七 , 始 從 吳 聘 君 學 , 於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